1、孩子首先有了“我的”概念以后,就能够将自己和世界区别开来,在跟他人交往中不会混淆不清。我们可以看到2-3岁阶段的孩子,会经常说这是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碗,我的尿尿,我的粑粑,我的玩具等等。再长大到4岁,交往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出现玩具争抢,交换,赠送的故事也会越来越多。
2、当两个孩子在争抢物品时,可以问孩子这是谁的,假如孩子说物品是A的,那么对B孩子说,这个物品是A孩子的,请你问问A孩子是否愿意给你玩?A孩子可能愿意也可能不愿意,那没有关系,尊重A孩子的选择。B孩子可能会有情绪当遭到拒绝时,父母对B孩子说“他现在还不同意给你玩,你等会儿再问问他好不好?或者你可以拿你的物品跟他交换玩”。B孩子可能会等待,也可能会想办法找寻玩具去跟A孩子交换。长此以往这样交往的孩子,慢慢就建立了清晰的界限。而不会出现去抢别人的玩具,或者随意拿其他孩子的东西。
3、如果父母强迫孩子把自己的物品给他人,孩子会有恐惧感和危机感,同时,孩子也会想:我的东西可以强制给别人,那我也强行得到别人的东西。这样就有可能上升为野蛮占有。所以父母不能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的东西,儿童的物品应归他自己所有,也要告诉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拒绝。等孩子再长大一些,相处会越来越和谐,分享也变成一种快乐和良好的品质。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10398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