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有一些禁忌症的情况下,是不能够艾灸的。
但如果宝宝没有这些禁忌症,只是拉肚子,那么是可以艾灸的。一般宝宝出生后3至6个月时就可以开始施灸,但如果是宝宝腹泻、拉稀,一出生后就可以开始艾灸的。
建议最好咨询相关医师后,再给宝宝进行艾灸,以免对宝宝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艾灸是借火治病,灸之不当,则火邪内攻,灼耗阴血,引起不良后果,不可不慎。
通常宝宝在发烧、身体红肿、皮肤过敏、上火便秘、口腔溃疡等情况下是不能艾灸的。
同时《中国针灸学》中提到:“不适宜灸治之病举其大者如后:伤寒、赤痢、麻疹、鼠疫、天花白喉、脑脊髓膜炎(惊风刚痉之类)、猩红热(喉痧)、丹毒、恶性肿瘤(疔疽癌肿之类)、急性阑尾炎(缩脚小肠痈)、心脏瓣膜炎(心痛寒热)、兔性大叶性肺炎(肺风痰喘)、急性腹膜炎(脐腹痛寒热)、传染性皮肤病(疥疮之类)、肺结核之末期(肺痨)、血压高症、高度贫血症(失血症)。”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5-10分钟。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位置:在肚脐两侧三指宽处(约2寸),与肚脐齐平。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两侧天枢穴均需要灸。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10分钟左右。
位置: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腰痛,腹胀,泄泻,痢疾,遗尿,消渴及膀胱炎等。
艾灸方法:同大肠俞艾灸方法一致。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艾灸方法:同大肠俞艾灸方法一致。
通过艾灸能够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而不同体质、不同症状的宝宝,艾灸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艾灸1-2天拉肚子症状就好了,有的宝宝可能需要艾灸1个月左右。
在艾灸给宝宝治疗拉肚子的同时,还可以配合推拿按摩,效果更好。
可以给孩子推大肠经,从合谷到温溜,每天推50次左右,还有要给孩子掐脊,从下往上,每天掐脊50次左右。加上慢慢轻轻揉腹,也是每次顺时针20,逆时针20次左右。
宝宝拉肚子在艾灸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要给宝宝吃冷的、硬的、辛辣刺激性食物,辅食尽量做的软一点、容易消化一点,这样慢慢就能调理好宝宝的肠胃功能。还可以给宝宝做一些具有健脾养胃功效的食物,如焦米汤、山药粥、小米粥、山药枣泥糕等。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11140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