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们为了自己死后仍能享受奢侈的生活,往往陪葬大量的金银珠宝。没想到,正是这些金银珠宝使他们死后不得安宁,帝王们往陵墓中大塞金银珠宝等随葬品,目的是为了自己死后仍能享受奢侈的生活,但他们却想不到,正是这些金银珠宝使他们死后不得安宁,有的帝王的尸骸竟被盗墓者扯得七零八落,甚至暴骨于荒野,景象十分凄惨。“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三国志·文帝纪》)作家皇帝曹丕这句话,可谓点明了古代帝王遭此下场的原因,一句话,都是财宝惹的祸。
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代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六国,对中国发展作出了贡献。他即位以后就开始在骊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中国之后,他又从全国各地征调了几十万人参加建陵工程。秦二世时又继续修建,前后费时将近有四十年,并且一直到秦灭亡,陵园还没有全部峻工。工程之浩大,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墓内建筑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的奇珍异宝,以人鱼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还装置有许多弓弩,以便射杀入墓的人。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时,下令始皇宫内没有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为了防止泄密,参加修建墓葬的工匠都被活埋在墓里。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秦灭亡之后,项羽入关,动用了几十万士兵发掘陵墓,随葬品被洗劫一空,宝物运了一个月还没有运完。秦始皇陵的地上建筑也被大火烧尽。传说后来有一个牧羊人寻羊,进入墓室,因为持火照明,引起了地宫失火,延烧三个月都没有熄灭。 唐代末年,黄巢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也曾经发掘秦始皇陵。五代时军阀温韬又以筹军饷为名,再次大规模地盗掘秦始皇陵。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在秦始皇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座巨大的坟丘。东汉末年,兵荒马乱,两汉皇帝陵寝,皆被盗掘,有的陵寝多次被盗。曹操甚至设置过“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挖墓部队的官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汉帝陵地宫内的随葬品大多已被盗取一空。盗墓者为了取走紧裹在皇帝尸骸上的金缕玉衣,放火焚尸,使得那些曾经至尊至贵的皇帝的骸骨化为灰烬。 民间传说汉高祖刘邦的长陵被赤眉军盗掘时,同陵异穴里的皇后吕雉姣丽如生,结果遭到士兵奸尸。这件事记载在《后汉书·刘宣子传》上,称赤眉军进入关中,攻占长安后,焚烧了皇宫,又把西汉帝王陵寝作为发泄的对象,“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赤眉军要作对的就是刘家天下,报复辱尸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人质疑《后汉书》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因为吕雉死时已经61岁,是一个老太婆,这不是苦了被迫奸尸的士兵们吗?另外,汉武帝刘彻茂陵也遭到赤眉军的发掘,珍贵的随葬品大部分被盗走。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乱世枭雄董卓曾派吕布遍掘东汉帝陵与公卿陵墓,取其金银珠宝以充军饷。东晋诗人在《七哀诗》中,描写屡被盗掘的东汉诸帝陵:“……园寝化为墟,周围无遗堵。蒙笼荆棘生,蹊径蹬竟坚。狐兔窟其中,荒芜不复扫。颓垄并垦友,明颖营农圃……”可见当时东汉诸帝陵已荒芜不堪。 北宋灭亡后,投降金国的刘豫,被金人立为齐帝,该家伙回到汴京后,从军士手中得到一只十分珍贵的水晶碗,他对军士严加盘问,得知是哲宗永泰陵的随葬品。这只水晶碗使这个贪婪的家伙受到启发,特地组织了一支盗掘帝陵的队伍,对外称“河南淘沙队”,遍掘河南巩县宋帝陵,将陵墓中的随葬金银珍宝全部掠光,一具具皇帝的尸骸被胡乱扔在荒野上。直到岳飞收复朱仙镇时,派人修护诸帝陵,这些骸骨才得以掩埋。北宋帝陵于金元时期屡遭毁坏,地面建筑除了残破的石雕外,已是一片废墟。 南宋诸帝,一直怀着收复北方失地、光复祖宗旧业的梦想,故均未大造陵寝,尸体只做浅埋,名日“攒宫”。南宋灭亡后,诸帝陵也遭了殃。《辍耕录》与《癸辛杂识》记载,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江南释教总摄、洋和尚杨琏真伽和演福寺和尚允泽,在元朝宰相桑哥的支持下,率众遍掘诸帝陵,搜取随葬财宝,并暴诸皇帝尸骨于荒野。这帮人发掘理宗赵昀墓时,打开棺椁,有一股白气冲出,死皇帝尸体未腐,状如安睡,珠宝环绕尸体,棺底垫着织锦与金丝网罩。盗贼们搜光棺中宝物,又倒悬起赵昀尸体,取出其口中的夜明珠,控出腹中防腐的水银,然后将尸体抛于野外。南宋诸帝与杨太后陵寝无一幸免。 清朝灭亡后,清东陵多次被人盗掘。1928年,乾隆帝裕陵与慈禧太后定东陵,遭到最为严重的破坏,陵内随葬品被洗劫一空。是年7月初,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名,赶走守陵人,切断交通,然后派兵分头发掘裕陵与定东陵。慈禧定东陵地宫首先被打开。保护地宫的墙壁有两道,一道是用铁筋浇铸,一道是汉白玉砌成,名为“金刚墙”。工兵用炸药炸开了第一道墙,再拆下几块金刚墙上的石头,便进入了地宫。这是一座用汉白玉砌筑的地下宫殿,名日“金券”,金券正中是一座尺余高的汉白玉石台,名日“宝床”,那拉氏的梓宫便摆在宝床上。士兵们用刀斧劈开金漆外椁,再小心翼翼地撬开红漆滇金内棺,满棺的宝物便暴露在这帮盗匪的眼前。 那拉氏的牙齿被撬开,口中含的稀世明珠也被盗陵者劫走。据说这颗夜明珠分开时是透明无光的珍珠,合拢时是一颗圆珠,夜晚放出绿色寒光,百步之内可以清楚地照见人面。 乾隆裕陵地宫中满是积水,深处有四五尺,有的盗陵士兵不小心滑落深水中淹死。地宫中有弘历与两个皇后、三个皇贵妃的棺椁。盗陵官兵将棺椁打开,又遍搜地宫,将随葬珍宝抢掠一空。裕陵与定东陵被盗后,清朝遗臣组织人急赴清东陵,重敛弘历、那拉氏等人尸骨。参加重敛的宝熙,在《于役东陵日记》中记载了当时目睹的惨状:慈禧太后遗体倒伏在残破的棺盖上,满头苍白的长发散而不乱,扎辫子的红头绳尚在。当重敛者小心地将尸身翻转过来时,发现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有扯裂痕迹。重敛者找到4具头骨,尸骨破碎,不辨男女,其情状比西太后陵凄惨百倍。重敛者开始找到4具头骨,有一棺椁压在倒塌的石门下,人们从中找到一具头骨,体积较大,据此判断是弘历的颅骨。后又在地宫西北角的深水里发现一具漂浮的女尸,居然没有腐烂,大家推断这具女尸可能是孝仪皇后,即嘉庆帝颙琰的生母。那些骸骨支离破碎,无法辨明死者的身份,遗臣们讨论了几天,最后也顾不得什么礼制,只得将其合葬一棺了事。1984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裕陵和定东陵进行了整理,开棺结果验证了当年清朝遗臣们重敛弘历与那拉氏等人骸骨时的记载。 下面来具体说说一些帝王墓的情况。 据传说,秦始皇陵地宫和骊山之间存在一条不为人知的地下秘密通道,每到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通道内就会有“阴冥”出现西安临潼县城南,有一座大山横亘绵延。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再配上奇特的山势,使这座大山远看起来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因此,这山的名字就叫做“骊山”。两千多年来,骊山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自秦以来,无论是史书还是民间传说,都认为秦始皇在骊山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模旷古、气势空前的陵寝。后人根据传说,或者根据典籍记载,称之为秦始皇陵,又叫做“骊山陵”。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说,秦始皇陵修建时,挖掘的深度竟然穿越了三重地下泉水!把熔化的铜汁浇灌在底层,填充地基的缝隙,然后把外棺放置进去;还修造了庞大的地下宫室,并按官员的等级设置百官位次;至于墓中的金银珠宝、奇珍异玩,简直是堆积如山!地宫里还修造有“江河大海”,设置特殊的机关使水银像江河那样流动。大量的水银在墓中奔流不息,象征着川流不息;地宫中顶壁绘有天象,地面建造有山河;地宫里长明灯的灯油是用人鱼的油脂做的,据说这种油灯能够燃烧很久,不至于熄灭…… 地宫修的是极尽奢华,当然,也有防盗措施。秦始皇先是令工匠制造各种机关,设置有暗箭、陷坑等,胆敢盗墓者一旦进入地宫,就会被各种机关所困,或是被乱箭射死;地宫修建完工后,把掌握核心机密的工匠一律处死,永远封住他们的嘴!如果司马迁在《史记》里的记载无误,我们就可以断定,秦始皇陵地宫是我国所有帝王陵寝中规模最大、财宝最多、耗费人力物力最多的一个! 根据前人的记述和描绘,我们可以为秦陵地宫做一个简单的设想:秦陵地宫应该是模拟当时的人们所认知的宇宙而建的——顶部应该绘有我国古代象征天体的二十八星宿图;地上的建筑应该是象征权力、地位和财富的宫殿楼阁、百官位次以及大量的奇珍异宝;地宫的下部则是流淌着象征江河、海洋的水银…… 好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地下世界!如果有一天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相信我们会因震撼而不自觉地抑住呼吸,生怕惊醒梦中人。尽管有这样那样的记载传世,尽管陕西省西安市东30公里的骊山北面确实有一座非常庞大的封土堆,但是,两千多年里,人们始终没有找到能证明秦陵地宫存在的直接、确凿的证据。秦陵地宫是否真的存在,是否就存在于骊山上的封土之下呢?这些谜团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不仅秦陵地宫是否存在备受争议,就连相信秦陵地宫存在的人,对地宫所在的具体位置也是说法不一。据《汉旧仪》记载,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说自己奉命带着72万刑徒在骊山旁修建地宫,现在已经挖得很深了,感觉好像已经挖到了骊山的底部。秦始皇听了李斯的禀报后,下令再从底部向旁边挖300丈。骊山的底部意味着什么?挖到“底部”后为什么又要向旁边再挖300丈?目的何在? 这段记载让秦陵地宫的位置确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至于有关秦陵地宫的民间传说就更多、更出奇、更离谱了!其中有一个传说竟称秦始皇陵地宫和骊山之间存在一条不为人知的地下秘密通道,每到刮大风、下大雨的时候,通道内就会有所谓的“阴兵”出现……为什么最有资格享受4条墓道待遇的中国第一位皇帝愿意主动“降低标准”,只为自己的陵墓修建了2条墓道,到了近些年,随着调查的深入,在现代考古技术的帮助下,秦陵地宫是否存在之谜才慢慢显出端倪。 2002年11月,为了解开秦陵是否存在之谜,考古工作者对秦始皇陵区开展了一场物理探测。这个探测计划很早就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列入“863”高科技计划之中。这是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863”计划,也是我国对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次地下考古勘察工作。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封土土壤样品中出现“汞异常”!附近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则几乎没有汞含量。至此,结论已经很明确了:《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有大量水银的记载是可靠的,传说中水银构成的江海可能真的存在! 物理探测结果还显示了骊山封土之下存在明显的重力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曾经开挖大量土方后,又进行回填造成的,这就说明了骊山封土下确实进行过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工程(开凿地宫)。还探测出封土堆正中心下方有青石板,应该就是地宫墓室或墓道的顶部。除了利用先进的物理仪器进行探测,考古人员还用传统的工具“洛阳铲”进行实地钻探。 洛阳铲探测结果也表明秦陵地宫确实存在,而且就在封土的下面。地宫的主体是长方形,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面积比两个足球场还大!放置秦始皇棺椁的墓室很可能就在地富的正中央,墓室面积几乎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地宫的边缘是一圈坚固的夯土墙,高出地面30多米,几乎比一座古代城楼还要高!夯土墙顶部距离秦陵封土的最浅处只有l米左右。 据文献记载,在修建秦陵地宫时对地下宫墙的验收标准十分严格。当时,墙体修好后,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制而成的宫墙是否牢固坚硬,工程验收者会站在离宫墙较远的地方用锋利的箭射向墙面。如果射出的箭能够插在墙体上,就说明宫墙不够坚硬牢固,需要推倒重建,并且惩罚施工者。只有射出的箭被宫墙阻挡,掉落在宫墙的下面,墙体建造才算合格。 经过遥测和考古钻探,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秦陵地宫居然只有2条墓道!要知道,按照古代葬制,皇帝是可以享有4条墓道的。发现的2条墓道分列于地宫的东西两侧,而南北两侧却没有发现墓道,这一点与其他的皇陵有4条墓道的葬制结构大不相同。为什么最有资格享受4条墓道待遇的中国第一位皇帝愿意主动“降低标准”,只为自己的陵墓修建了2条墓道?他这样选择的目的何在?秦始皇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也许他只选2条墓道的原因是为了降低自己陵墓被盗的几率和风险…… 从当时的工艺水平和能够采用的建筑材料来分析,地宫墓室和墓道采用的应该是青石结构,对秦陵地宫的钻探结果也能证明这一点。但是,探测结果又显示秦陵地宫采用的青石与秦陵附近的骊山的石材明显不同,与秦陵封土中偶尔夹杂的石块更不相同,却与秦陵北部100多里之外的渭北山上的石块很相似。晋朝时潘岳在他着述的《关中记》中记载了一首秦人的歌谣:“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唱,万人相钩。”这项记载与现代考古结果相吻合,得到了相互验证,似乎能够说明石材的来历。 建筑材料的来源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随之出现了:探测结果表明,整个地宫顶部跨度不少于50米,2000多年前的工匠是如何用巨石修筑如此跨度的庞大建筑呢?当时,还没有出现砖与砖之间的错缝技术,秦陵兵马俑陪葬坑就是一个实证。工匠们要修筑跨度如此之大的顶部,就会随时面临着坍塌的危险……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到现在我们还不得而知。 从项羽踏入地官的那一刻起,到最后安全出来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攻击!于是,遍地的金银,如山的珠宝就被项羽的士兵们“拿”了个干净,尽管在地宫是否被打开这件事上,史料记载各执一词,难下定论。不过在民间,项羽(还有后来者)盗掘(或者说正大光明地挖掘)秦始皇陵的说法可是流传得极为广泛,且版本很多,说法不一。比如“项羽盗秦陵”。项燕是战国末年楚国的大将,在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中兵败被杀(或说自杀)。而他的孙子就是后来着名的西楚霸王项羽。有了这层关系,项羽对于秦始皇当然就怀着国破家亡的刻骨仇恨。他自幼就立志复国,“取秦而代之”!“戍卒叫,函谷举”,随着陈胜、吴广的率先发难,秦末的天下陷入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混战中,项羽“脱颖而出”,成了各路诸侯的“盟主”,自称“西楚霸王”,成了诸侯王中的“王中之王”!实现了“灭秦复国”的人生理想。天下基本安定,项羽就把目光投向了秦始皇的陵寝。 他要挖开秦陵,开棺戮尸!挖别人的墓,肯定需要足够的理由,项羽就打着为天下人报仇的理由,派将军英布率领大军开始行动了。据说,出动的士兵足足有30万人之多。英布带领着3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到秦陵,尽管人数众多,但还是麻烦不断,秦陵地宫的保护屏障太坚固了。高大的封土堆和一条条交错的地下暗河,让英布头痛不已。费尽千辛万苦挖开封土,排出暗河的流水后,好不容易找到地宫的墓门时,英布本以为大功告成,却没想到更大的麻烦在等着他。原来,地宫的墓门是用巨石做成的,既厚又大,而且缝隙处又由铁水浇灌加以封闭,实在是太坚固了。无论是众人一起推,还是用巨大的木桩撞击,墓门都纹丝不动。各种办法用尽,实在是找不到什么“捷径”了,英布只好令士兵在宫门与石壁的连接处一点一点地开凿。 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厚重的墓门终于被凿开了,盗墓大军冲入地宫。可是,冲进去的人很快就又蜂拥退出,并且惨叫声不绝于耳!原来,平静的地宫墓道中突然箭矢如雨,最先冲进去的士兵们纷纷倒下,轻者受伤,重者丧命。士兵们在外面等了很久,一直等到地宫里没有了声音,估摸着箭差不多射完了,才大着胆子试探着继续前进。看来项羽的士兵们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壮士”,不仅在战场上不怕死,就连盗墓也很“勇敢”。突然,成群的“陉鸟”从黑暗深处怪叫着冲了出来,用锋利的喙啄击、用坚硬的翅膀拍打这些胆大的入侵者,本来就惊魂未定的士兵们在这些猛烈的打击下,心理防线彻底被摧毁了。大伙儿转身就逃,拼命向后跑。大批士兵在狭窄的墓道里自相践踏,死伤惨重!这次,士兵们真的不敢再进去了,无论英布怎样威逼利诱,都不起作用了。万般无奈,只好向项羽禀报在地宫里遇到的麻烦。项羽闻听后勃然大怒,不顾将士们的劝阻,决定亲自前往。 也许项羽真的是传说中的“贵人”,真有上天庇佑,奇迹出现了。从项羽踏入地宫的那一刻起,到最后安全出来居然没有受到任何攻击!于是,遍地的金银,如山的珠宝就被项羽的士兵们“拿”了个干净。据说,项羽只带走了金银财宝、珍珠玉器,并没有破坏秦始皇的棺椁,也没有继续向地宫的更深处挖掘。这点倒也能说明一些问题:现在的考古学家们也认为秦陵地宫的主体结构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秦陵地宫的保存相对还是比较完好的。 史书说茂陵地宫占地一顷,如果记载属实,那么汉武帝的地宫将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地下宫殿。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许多雄才大略、名垂青史的帝王,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一位。毛泽东曾在诗词中将他与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秦始皇、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解决武人乱国问题的宋太祖并列。作为千古一帝的君王,汉武帝生前大权在握、叱咤风云,死后也“享尽”尊荣,陵墓修建得气派非常。死后所葬陵墓被后世称为“茂陵”,位于陕西西安市兴平县城茂陵村,北靠九峻山,南临终南山。 传说,汉武帝选择在这里修建自己的陵墓,源于一个奇遇。一天,刚继位不久的汉武帝在一次打猎时经过后来的茂陵所在地,他前面忽然出现了一只动物,很像是传说中的麒麟。汉武帝紧追不舍,可是这只“麒麟”转眼间就不见了。就在麒麟消失的地方,汉武帝发现了一棵千年古树……他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打猎归来后,命令宫廷中专门观察风水的人前去探视。观察风水的人回来之后也说皇帝选定的地方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汉武帝正式决定在那里修建陵墓,把自己的身后之事安排在那里。公元前139年,也就是汉武帝继位后的第二年,就他开始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茂陵。为了把自己的陵墓修建得更加豪华、雄伟,汉武帝动用了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3。这项巨大工程的修建过程从公元前139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87年,也就是汉武帝死去的那一年,前后共用了53年才全部完工!当时,汉武帝设立了一个官职,任命一位大臣专门任职,负责修建茂陵。汉武帝的茂陵地宫是两汉皇陵地宫中规模最大、最豪华的一座,被称为“汉陵之冠”。这座陵墓规模之大,修建之豪华,远非西汉诸陵可比! 据史家潘岳所着的《关中记》记载,整个地宫呈方形,上小下大,形状如翻过来的漏斗,汉朝时人们把这种形状的地宫称为“方上”、“方中”。茂陵地宫到底有多大呢?史书说茂陵地宫占地一顷。一顷相当于现在的15亩,也就是10000平方米,跟标准足球场所允许的最大面积差不多大。如果记载属实的话,那么汉武帝的地宫将是一座非常庞大的地下宫殿! 茂陵地宫与外界的通道是分设于地宫四面的墓道。按照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些墓道十分宽广,能同时容纳6匹马驾车通过。其他地宫还没发现有这样宽广的墓道。位于墓道处的门叫羡门,是整个地宫的第一层保护屏障。为了防止盗墓贼盗墓,当初修建地宫时,建造者在墓门处修建了很多机关暗器。每一道墓门的四周都有暗箭、弓弩等机关。一旦有外人进入地宫,就会被机关杀死。这些机关被设置得极其隐蔽,史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茂陵地宫修建好之后,有一个守陵的士兵禁不住地宫中众多珍宝的诱惑,竟然打起了盗取地宫中珍宝的主意。当他悄悄地举着火把沿墓道来到墓门前时,还没有来得及开启墓门就被隐藏在周围的弓弩乱箭射死了。实际上,就算墓门周围没有暗器机关,那个守陵人也不能进入地宫的内部,因为凭一个人的力气根本无法开启那扇沉重的大石门。 墓道门的后面就是地宫了,里面有汉武帝刘彻的棺椁。汉朝时,皇帝下葬时使用的棺椁与普通人的棺椁很不一样。不仅豪华程度上是普通棺椁不能比的,就连棺椁的材质也不相同。帝王们为了使自己的遗体能够永远保存下去,首先要选择一个能够经受得住长时间腐蚀的棺椁。那时,皇帝的棺椁是用一种特殊的木材——梓木制作的。梓木是一种非常坚硬的木材;极耐腐蚀。用梓木做成的棺椁被称为“梓榨”。汉武帝的棺材采用的就是梓棺,但用料更讲究些,木材质地细腻,耐潮湿、耐腐蚀。他的棺椁非常庞大,由五棺二椁组成。五棺是指五层棺木,二椁是指内外双层棺椁。 汉武帝的棺椁在放入地富的一刹那发出了巨响,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异香;羡门关闭后,墓道附近突然大雾弥漫,且数月不散。公元前87年,死去的汉武帝被葬入这座庞大的地下宫殿。 据民间传说,汉武帝下葬时还发生了一些奇异的现象——棺椁在放入地宫的一刹那发出了巨响,在场的人均感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异香;羡门关闭后,墓道附近突然大雾弥漫,且数月不散……茂陵地宫内的陪葬品数量惊人,各个都是稀世珍宝,史称其中有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等不计其数。茂陵地宫是汉代帝王陵墓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有文字记载说,由于汉武帝在位时间长,到后期,陵墓内已经没有地方再放后来搜罗的稀世珍宝了。武帝的金镂玉衣、玉箱、玉杖等一并被埋在墓中。 在所有的陪葬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众多的石刻了。其中,有一件人与熊的石刻代表了汉武帝时期石刻的艺术特点。这件石刻主要形象为一只凶猛的大熊与一个与之搏斗的人的形象,采用了大胆夸张的手法,缩小了熊的比例,突出了巨人硕大的头部和粗壮有力的身躯及四肢。只见一位身体健壮、粗犷健美的石人用宽厚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住了一头张牙舞爪的熊。熊为了抵抗,紧紧地咬住了石人的下嘴唇。可能是由于疼痛的原因,石人面部的表情十分夸张,张大嘴巴,显得生动形象。整个石刻再现了一位勇士和一只恶熊搏斗的情景。据说这个人的原型就是汉武帝本人。汉朝时,熊因为力大无比而被当时的人们看作是力量的象征。如果有人能够和熊搏斗并取得胜利,不仅代表他有足够的勇气,还代表他有巨大的力气。汉武帝与熊确实发生过斗争。 汉武帝不仅智谋过人,武艺也很高强,平时非常喜欢打猎。一天,汉武帝与卫青来到了现在陕西的户县,沿秦岭的清凉山打猎。清凉山是秦岭中的一座山,山的西面是几个很大的山谷,山的东面也是几个很大的山谷。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山中茂林丛生,动物很多,是一个打猎的好去处。山中的橡树和柞树特别多,因此里面经常有熊出没。卫青与汉武帝纵马狂奔,不知不觉中远离了“大部队”,来到一处树丛茂密的地方。在他们没有留意的时候,一头大熊突然来到了离他们只有十几米的地方,怪叫着冲了上来。卫青是武将,随身携带着弓箭。他眼疾手快,从身后的箭袋中抽出一支就向熊射去。箭虽然射中了熊,但是并没有射到熊的要害。在疼痛的刺激下,黑熊更加凶暴了。卫青再抽出一支箭准备射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黑熊直奔汉武帝而去。在这关键时刻,汉武帝纵身从马上跃了下来,迎面与熊展开了肉搏。这头熊的体型实在是太大了,以致于把汉武帝的身体完全盖住。但是汉武帝远比熊灵活得多,与它展开了周旋,并寻找着给熊致命一击的时机。卫青被这场景惊呆了,眼睁睁地看着汉武帝与熊较量,许久没有缓过神来。 不知过了多久,汉武帝与熊都精疲力尽了。卫青终于缓过神来,一边拔出剑上前攻击熊,帮助汉武帝,一边大声招呼驻扎在远处的军士。就这样,在卫青和禁卫军的帮助下,熊终于被杀死了。汉武帝与熊搏斗的事情在宫廷内传播开来,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威望。人们对汉武帝的智慧和勇敢十分佩服。为了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汉武帝命人雕刻了这件人与熊石刻。这件石刻是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惟妙惟肖、生动传神,蕴含着饱满的生机,是珍贵的汉文化遗产,是古代举世无双的雕刻艺术杰作。据说,那颗宝珠被放在祠堂中后,每天晚上祠堂里都会传来打雷的声音,而且不久之后就又突然失踪了。俗话说,树大招风。茂陵这样一个宏伟工程,在建造之初就举世瞩目,建成后规模之大也无法使世人遗忘。再加上汉武帝本人是历史上着名的皇帝,人人都认为他的陵墓里有着价值连城的宝藏。因此,盗墓贼如果没有“光顾”过茂陵,恐怕是非常不可能的事。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茂陵地宫被盗的传说。传说中,最早的盗墓事件发生在公元前84年,也就是汉武帝刚刚“入主”地宫的第四个年头。这年的一天,有人在长安附近扶风的繁华街市上兜售一个极为精美的玉箱和玉杖。本来,这在当时并不算是什么稀奇事。玉是汉朝人的最爱,那时社会上的制玉行业也很兴盛发达,市场上玉器的买卖活动也很频繁。可是,那个兜售玉箱和玉杖的人售卖的玉器太精美了,吸引了很多来往的行人。恰好有一个曾经当过汉武帝侍者的人也从这个市场上经过。他看见人们都聚集在一起说着什么,还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也好奇地围了上去。当他扒开人群走到最里面的时候,不禁被惊呆了,他一眼认出那些玉器是当年随汉武帝下葬的珍宝。 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他马上反应过来了:它们是从地宫中盗掘出来的。于是,他马上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扶风的当地官府。当地官员认为这件事太严重了,倘若不采取措施,将来被皇帝知道了很可能性命难保,就马上派兵把那个兜售玉器的人抓了起来。经过一番严刑拷打,那个人只说自己也不知道玉器是从汉武帝的地宫中盗掘出来的,他是花了高价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传说中并没有提到这个人最后的命运如何,但按照汉朝的法律,他应该会被处以极刑。至于在这个传说中盗掘了汉武帝地宫的人究竟是兜售玉器的人还是另有其人,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以茂陵地宫的规制和防盗手段来看,仅仅几个人不可能突破地宫的层层保护屏障、机关暗器,深入到地宫的内部盗掘珍宝。因此,如果这个传说是真实的话,那么参与那次盗墓的应该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盗墓团伙。公元前64年,汉武帝已经下葬了20多年之后,一个上山采药的老人在山林中搜寻药材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了一小山洞。他怀着好奇心进到里面去查看,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几本用黄色丝绸包裹着的书籍。那些丝绸十分精致华美,一看就是宫廷中的物品,并且丝绸的颜色也表明那是皇家之物。老人怕惹祸上身,不敢把那几本书籍据为己有,就把它们送到了官府。官员把丝绸一层层打开,里面是30卷杂经,有2卷《老子》、6卷《太素中脂经》、9卷《天柱经》、7卷《六龙步元经》、4卷《马皇受真经》。他们认为既然这些书籍是用皇家专用的丝绸包裹的,一定事关重大,就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朝廷。朝廷官员经过核对后,惊讶地发现这些书籍竟然是汉武帝地宫中的陪葬品。于是,他们赶紧把这件事情向皇帝禀报。为了顾及皇家的威严,皇帝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声张,只吩咐守护地宫的官员严加追查,就没有下文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没多久,又有茂陵地宫中的陪葬品现世。这些陪葬品是一位地方官员从一位农民的家里缴获的几个精美玉碟。经过查验,地方官得知它们也是汉武帝的陪葬品,就赶快报告给了朝廷。正当朝廷官员准备赶往那里对那个农民严加盘问的时候,那人却突然间不明不白地死了。因此,那几件玉碟的来历就成了一段悬案。 一些地方史志中也记载了汉武帝茂陵地宫被盗的事情。江苏有一个县的县志上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商人离家外出经商,一天在野外遇到了突如其来的瓢泼大雨。仓促中,他只好跑到离他最近的土地庙中避雨。这个商人十分胆小,土地庙中的神仙早已让他胆战心惊了,再加上电闪雷鸣,就更害怕了。但是就在他战战兢兢地在墙角上发抖的时候,土地庙中却发生了一件十分怪异的事情。一声炸雷过后,土地庙中出现了一只似龙非龙的动物。这只动物的嘴巴动了动,从嘴里吐出一颗宝珠来,然后又随着一声炸雷消失了。商人在墙角被吓呆了,过了好久才缓过神来。他见外面的雷雨已经停了,壮着胆子从墙角里走了出来,捡起那颗宝珠一看,上面竟然清清楚楚地写着“御用”两个字,才明白这个宝珠是皇宫中的物品。这样的珍宝虽然价值连城,但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火烧身,甚至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于是他赶忙把宝珠交到了当地官府。官府虽然知道这颗宝珠来自皇宫,但却不能确定它的来源,就把它暂时存放在了官府的府库之中,并派人严加看管。 商人不辞而别,宝珠由官员亲自封存在府库中,然而,被严密看管的宝珠突然不见了。官府多方追查也没有任何消息。三年之后,这颗宝珠才又露面。人们在距离茂陵地宫不远处的一口水井里打捞上来一具尸体。这个尸体就是那个商人,他的嘴里还含着那颗宝珠。至于商人怎样从看守严密的府库中得到宝珠,又为什么携带宝珠逃跑,为什么会葬身井中都不得而知。后来朝廷派官员来查看这颗宝珠,确认它是当年随汉武帝一起下葬的随葬品,就把它放在了祭祀汉武帝的祠堂里。据说,那颗宝珠被放在祠堂中后,每天晚上祠堂里都会传来打雷的声音,而且不久之后就又突然失踪了…… 赤眉军掘开茂陵后,成千上万的士卒开始搬取陵中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的财富还没有搬走一半茂陵地宫究竟有没有被盗过呢?答案是肯定的,茂陵不仅被盗过,还是西汉皇陵中被盗次数最多的一座,在历朝历代也鲜有茂陵这样被盗次数如此之多的皇陵。当年威风凛凛的汉武帝刘彻,死后落得如此下场,实在可悲可叹。 西汉末年,琅琊人樊崇率百余人进入泰山,揭竿起义。外戚王莽篡位后,派10万大军进攻樊崇的军队。樊崇军队大举迎战,士兵全用赤色涂染眉毛,史称“赤眉军”。赤眉军战斗力极强,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居然大败王莽的军队。三年后,赤眉军攻入长安,终于翻身作了主人。他们怀着对统治者的仇恨以及对财富的极度渴望,在将长安城洗劫一空后,又开始挖坟掘墓,搜刮王公贵族墓室中的财宝。自然而然地,他们打起了汉代帝王陵墓的主意,据说连吕后地宫都被挖开,尸体因为一如生前而遭到奸污。在这次劫难中,武帝的茂陵当然也在劫难逃。 《后汉书》记载,赤眉军掘开茂陵后,成千上万的士卒开始搬取陵中宝物,搬了几十天,陵中的财富还没有搬走一半。一年后,赤眉军再一次“光顾”了茂陵。当时,他们被刘秀领导的起义军打败了,退到咸阳,军心不稳,毫无斗志。樊崇很着急。这时,他的谋士就出了个主意,认为现在大家都不敢跟刘秀硬拼,再这样下去士兵更没什么斗志了,不如还去盗墓,得了钱财,士气自然高涨。樊崇一听,欣然同意。于是,以茂陵为首的汉代陵墓再一次遭受劫难。 赤眉军的盗墓行径并没有给茂陵的劫难史画上句号。180多年后的东汉末年,为军饷发愁的董卓也盯上了茂陵,派大将吕布去干这勾当。茂陵不愧是西汉第一大墓,被赤眉军光顾了那么多次,吕布进去后发现陪葬品仍是琳琅满目。据说,吕布一面欣喜地命令士兵赶快搬,一面亲自寻找董卓吩咐的“秘方”。原来,董卓最心爱的孙女是个哑巴,请遍天下名医都治不好。他觉得汉武帝的墓里搞不好就有治哑巴的秘方,就叮嘱吕布去找。吕布找来找去,只发现一个类似秘方的黄绢,上书“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也没想什么意思,马上拿回去交给了董卓。董卓一看黄绢上的字,气坏了。“千里草”合起来就是“董”字、“十日卜”合起来就是“卓”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不就是说他董卓会不得好死吗?难道汉武帝能预测到几百年后的事情?真是太邪了!董卓又气又急,为了压抑自己的恐惧,他恶向胆边生,派人把刘彻的尸骨拖出棺外“晒尸”。官员们看得胆战心惊,无不为这一代英主叹息,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一致推举当时的名儒蔡邕——也就是中国古代的音乐家蔡文姬的父亲——前去劝阻。蔡邕经过一番苦劝,终于劝住了董卓。董卓也担心万一惹恼了武帝的“英灵”,自己会遭遇不测,就命人将陵墓重修了一下,还假惺惺地将偷出来的陪葬品放回去一些。 董卓死后,茂陵的噩梦还在继续。唐朝末年,政治腐败,连年灾荒,农民造反不断,黄巢聚众响应了王仙芝的起义,并逐渐成为起义军的领袖。公元880年11月,黄巢起义军占领东都洛阳,次年拿下京城长安,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大齐”。黄巢和西楚霸王项羽一样,也是个“武术爱好者”,在乡民中击剑骑射,精通各种武艺,他率领起义军进入长安后,除了掠夺长安洛阳的财富外,也参与了盗墓。那时,茂陵已成了人人皆知的地下银行。黄巢劫了“银行”,粮饷充足起来。不过,关于黄巢盗茂陵,史书上没有丝毫记载,也可能是误传。 北宋建立以后,保护帝王陵寝的诏令屡见于历朝历代帝王令典,茂陵终于得以休息一千年。可是到了民国时期,军阀孙连仲又打起了茂陵的主意。他以在茂陵上修筑战争防护工事为掩护,开始盗墓的行径。不过有关史料并没有记载孙连仲挖掘茂陵的细节,但愿只是后人的猜想。昭陵地宫规模庞大,把当年美国着名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放进去,连楼顶都不会露出来 汉朝最着名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唐朝最着名的皇帝则是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善于纳谏,善于用人,开创了贞观盛世,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盛唐朝代奠定了基础。因此,他的一生也备受关注。唐太宗死后被葬在昭陵。昭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城礼泉县烟霞乡的九峻山。昭陵地宫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地宫,也是我国所有帝王陵墓陪葬墓最多的一个地宫。唐朝之前的秦汉时期,统治者采用的葬制多是积土为陵,也就是在地宫上堆积起高大的封土堆。而昭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依山而建,开唐朝皇陵“因山为陵”的先例。唐太宗为什么会一反秦汉的先例而独树一帜昵?他为什么又会把自己的陵墓所在地选在九峻山呢? 一些史籍记载,唐太宗之所以依山为陵,是因为他最心爱的皇后——文德皇后临死前的遗嘱。文德皇后是一位非常崇尚节俭的皇后,深得李世民的尊重,她在贞观十年的时候就去世了。临死前,她对李世民说希望死后能将自己的葬礼办得俭薄一些,最好是依山为陵,不需要另外起坟。于是,唐太宗便遵照文德皇后的遗愿,把九峻山开凿成地宫,作为文德皇后和自己死后的安身之地。 这种说法似乎牵强,有些不符合帝王的心理状态。真正的事实是,早在文德皇后患重病之前,唐太宗就已经大兴土木在九峻山修建自己的陵墓了。文德皇后去世后,唐太宗在为她撰写的碑文上说:皇帝是一国的主人,以天下为家,天下的所有东西都归皇帝一人所有。那么,皇帝死后就没有必要把众多金银财宝带到陵墓中来显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九峻山修建自己的地宫,里面不会陪葬任何金银财宝,只是用最普通的土木葬具葬身就可以了。这样,那些盗墓贼就不会来盗掘陵墓了,地宫就可以永远不受到破坏,自己的遗体也不会有被开棺抛尸的危险。 按照唐太宗的说辞,昭陵地宫里没有稀世珍宝。但是,很多人都认为碑文上的这些话只不过是唐太宗为了掩人耳目而故意那么说的。所谓的不藏金银,不过是为了麻痹盗墓贼,让盗墓贼对昭陵死心而已。唐太宗依山为陵并大肆标榜薄葬的真正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地宫像秦汉众多帝王的地富那样被大肆盗掘。 唐太宗花费多年营建的昭陵地宫是由唐代着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和阎立本两兄弟精心设计的。为了开凿地宫,工匠们在山上驾设了专用的栈道,有400米跑道那么长,直到唐太宗被葬入地富后才被拆除。昭陵地宫规模庞大,深225米,把当年美国着名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大楼放进去,连楼顶都不会露出来。地富有五道石门,正中间是正寝,也就是停放唐太宗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有很多石床,床上有丰富而珍贵的陪葬品。为了使地宫能够与外界隔绝,防止盗墓贼盗墓,唐太宗的棺椁被葬入地宫后,人们就用3000块大石砌上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的门。这些石块每一块都至少有一头大象那么重,石与石之间用错缝法相互铆住,加起来就有6000吨重,盗墓贼若不是有强大的人力作后盾,很难进入地宫。 为了与地宫相配套,唐太宗还命人在地宫的外面建造了雄伟的地面建筑。因此,工匠们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寝宫为中心点,四周围绕墙垣,四角建立楼阁,设立玄武门、朱雀门。因为整个陵墓是依山而建,因此地表凸凹不平,往来不便。为了把地面建筑与地下建筑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匠人又在它们之间修建了迂回曲折的栈道。杜甫称这些栈道为“陵寝盘空曲”,颇有些“空中花园”的味道。 21世纪初,考古学家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已经损毁的地宫上面的宫城结构进行了勘测,初步掌握了里面的情况。昭陵地宫的钻探调查是我国全面钻探调查的第一座唐代帝陵,除了采用我国考古界传统的钻探方法外,还用了德国先进的测地雷达和磁力探测技术进行探测,两次探测的结果基本吻合。 调查结果显示,寝宫的宫城呈长方形,最外面是3米厚的城墙,东西宽238米、南北长达301米。宫城内的建筑共有3组,基本呈中轴对称的建筑格局。最北端的建筑形状近似不规则的“凸”字形,最南端的基本呈哑铃状,中间为东西向的长条建筑。 宫城的司马门内列置了14国君主、贵族的石刻像:突厥王颉利可汗、突厥王突利可汗、突厥王阿史那社尔、突厥贵族李思摩、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回纥首领薛延陀、新罗王金德真、林邑王范头黎、身毒王阿那顺、高昌王、焉耆王、于阗王、吐谷浑王等。 这些国王、贵族都曾经在唐太宗在位期间与唐朝有过恩怨纠葛,后来基本都为唐太宗的人格魅力以及唐朝的强大武力所折服,最终选择归顺大唐帝国,拥戴唐朝皇帝为“天可汗”。唐太宗将它们的雕像摆在昭陵,在表示了对他们的重视与亲近的同时,内心深处是否还有炫耀“武功”的意思呢?李世民的所有陪葬品中,昭陵六骏石屏最有代表性,是闪耀在昭陵地宫上的耀眼钻石 “六骏”,顾名思义,就是六匹骏马,分别叫作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马和白蹄乌。唐太宗为什么要把战马作为自己最重要的陪葬品呢?原来,它们是跟随唐太宗征战沙场多年的骠勇的战马,为李世民最终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爱马,重感情,因此让人为自己骑过的战马塑像,带入地宫,永远陪伴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炫耀他一生的功绩,告诉后世子孙记住他当年创业的艰难。 石屏上雕刻的这六匹战马,据说当年是由唐朝最着名的画家阎立本亲自作画之后,由技艺精湛的石刻匠人仿照画面雕刻在石屏上制作而成的。石屏左上角和右上角都有唐太宗亲题的诗句,并由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洵亲自书写在上面。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阵中身冒箭矢、驰骋疆场的情景。战马各个英姿飒爽,姿态生动,神韵充沛,造型优美雄骏,每一匹都发生过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人们甚至赋予它们很多传奇色彩。 据说,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的时候,唐军和叛军在潼关展开大战。开始时,叛军在强大的兵马数量优势下占据了上风,唐军眼看就要被叛军包围。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狂风过后,不知从哪里杀出来一支黄旗招展的队伍。黄旗军与叛军很快就打成了一团。在黄旗军的帮助下,唐军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之后,沙石又漫天飞舞起来,转眼之间,黄旗军消失了。后来,守卫昭陵的官员报告说,潼关大战的那天,昭陵也发生了与潼关类似的情形。由此,人们猜测很可能是李世民率领昭陵六骏前来助战。遗憾的是,昭陵六骏因为盗墓而被破坏了,飒露紫和拳毛马被打碎后偷运到美国,现藏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的四匹战马也被打碎,险些被文物贩子盗运到外国。幸亏被及时发现,现在被珍藏在陕西省博物馆。盗墓贼一心发财而毁我国宝的行为,令人不禁切齿痛恨。 唐末,西起干县、东到蒲城的崇山峻岭上分布着有唐一代的19个皇帝的陵墓(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合葬一陵),号称关中十八陵,只有唐昭宗李晔的“和陵”和唐哀帝李枧的“温陵”没有选在这里。气势恢宏的陵墓,渗透着百姓们的血汗和智慧。令人痛惜的是,除了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以外,其他每一座皇陵包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都被一个人所盗。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因盗墓而臭名昭着、遗臭万年的节度使温韬。 温韬,原名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祖籍华原(今陕西耀县),曾任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镇辖关中地区。据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位于昭陵所在地九峻山之东,现泾阳县西北)殒落。于是,有擅长卜算的人说此地要出生一个盗贼,并将为害大唐皇陵。无论传说是真是假,这个温韬真的在数年后给唐代的皇陵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五代时,温韬在长安做了七年行政长官。他趁战乱,在其任期内将关中地区几乎所有的唐朝皇陵一一盗掘。唯一幸免于难的乾陵,要感谢奇异的天象。温韬盗掘唐陵的时候,只有乾陵不能靠近,一靠近就风雨大作。温韬怕遭报应,只好放过乾陵。《新五代史·温韬传》就记载说:温韬镇守长安7年,悉数发掘了在其管辖境内的每一座唐陵,掠夺其中所藏的珍宝。唐太宗的昭陵原本非常牢固,也被温韬攻破了。他从墓道进入地宫,发现地宫中的建筑格局与人间一样,中间是寝宫,东西厢摆放着石床,床上石箱子里有个铁匣,收藏着唐太宗时期的古书、名人字画。其中书法大家钟繇、王羲之留下的墨宝,笔迹还跟新的一样。温韬悉取昭陵珍宝。这些珍宝因此渐渐流传到民间。 赵匡胤下葬的时候,先是一只白兔跌落在用于陪葬的锣上。后来一条大鲤鱼飞来落到一面鼓上,然后山上又蹦下来一个石人。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创者。他的地宫位于河南省巩义市,被称为永昌陵。传说赵匡胤的棺椁入主地宫的时候,发生了很多神奇的事。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把棺椁抬下灵车,正准备把它抬向地宫时,突然间传来了一声巨大的响声。响声与锣发出的响声十分相似。众人都赶忙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皇帝下葬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有谁敢在这里敲锣打鼓呢?正在大家四处寻找也没有找到声音的来源时,只见一只白兔跌落在用于陪葬的锣上。原来声音是因为白兔撞击到锣面而发出的。在山中经常出没野兔,于是人们并没有把这当一回事,继续下葬。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大吃一惊。只见一条大鲤鱼不知从哪里飞了出来,正好落到一面鼓上,发出了一声响亮的鼓声。如果说,兔子撞到锣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这条鲤鱼的出现就不可理解了。因为附近既没有河流水塘,也没有人把鲤鱼带上来。那么这条鲤鱼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把鲤鱼打鼓看成了一件神奇的事情,认为是鲤鱼来给赵匡胤奔丧。 过了一会儿,人们以为不会再有什么稀奇的事情发生了,就继续为赵匡胤下葬。可是,忽然从东面的山上又蹦下来一个石人,来到赵匡胤的棺椁前,呈默哀状。于是,我国历史上便出现了赵匡胤入住地宫的时候,有“兔敲锣鱼打鼓,山上石人奠君主”的传说。他们认为玉兔和鲤鱼都是上天派来的,也就是“上天示兆、神人来吊”。后来,宋朝皇陵的祭品上总会有兔子和鲤鱼,那个石人所在的山也被改称为“石人山”。生前难料身后事!戎马一生的赵匡胤虽.然是首位公布保护前朝帝王陵墓诏令的皇帝,又为前代帝王修葺陵墓的皇帝,自己却仍旧没能逃脱死后被掘坟盗墓的厄运。 北宋时,皇室对皇陵的保护是非常周到的。公元1007年,宋真宗为了保护皇陵,特地将巩县、堰师、登封三县各划出一部分,建立了永安县——一个专门的皇陵保护区。永安县除有军队驻守外,还有一些民户,主要任务是为皇陵种植柏树,所以又被称为“柏子户”。北宋皇陵的诸帝陵园建制统一,平面布局相同,都是坐北朝南,分别由上宫、宫城、地宫、下宫4部分组成。皇帝埋在上宫,一些管理人员则住在王陵的附属建筑下宫中。这些管理人员大多是原来跟着皇帝的婢女和太监,对皇帝进行四时祭祀——皇帝死了以后还是皇帝啊!待遇一点儿也没有改变,每日三餐都有专人供食、服侍。 无奈的是,北宋毕竟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先是在对契丹人的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后来又被金人打得连连败退。当国家政权都日益受到严重威胁时,又怎么能保护祖先的陵墓呢?公元1127年,强大的金兵攻下北宋都城开封,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耻”,北宋就此灭亡,宋高宗赵构后退到临安(今杭州),这个偏居苟安的王朝史称“南宋”。金兵占领中原腹地后,不仅在城内大肆掠夺,还对北宋皇陵也开始了疯狂的抢劫。由于北宋皇陵建制统一,陵墓相对集中,就大大地“方便”了金兵盗墓。一时间,陵区内乌烟瘴气,在疯狂的盗掘中,哲宗皇帝的尸骨甚至被抛到了陵外无人过问! 1130年,金人封北宋叛变大臣刘豫为“大齐皇帝”。两年后,“大齐”这个傀儡政权“迁都”开封。不久,有个名叫李英的军官拿着从宋陵内盗来的玉注碗在开封拍卖,被刘豫部下抓获。刘豫见玉注碗晶莹质美,绝非民间之物,便严刑拷问李英。李英无奈之下说出是从巩县北宋皇陵永裕陵中挖来的。刘豫一听,也动了心,觉得盗墓是无本买卖,利润巨大,就立刻派自己的儿子刘麟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盗墓队伍,史称“淘沙队”,也是继东汉末年曹操以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淘沙队”重新把宋陵又挖了一遍,甚至连附近老百姓的墓也不放过。奇怪的是,北宋皇陵虽然遭到了几次大规模的洗劫,永昌陵自然也遭到金兵以及“淘沙队”的破坏,但不知是什么原因,赵匡胤的棺椁并未被打开。永昌陵也就成为北宋巩义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个。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永昌陵在躲过刘豫后,却没有逃出民间盗墓者的魔掌。 朱漆脸正要解宋太祖的腰带,不料,宋太祖口中突然喷出了一股黑色的粘液,正好落在了朱漆脸的脸上。自从遭到金兵和刘豫一番洗劫后,生活在陵区的僧尼、柏子户等没了容身之处,只好流落他乡。从此,北宋皇陵再无专人管理,民盗相继兴起,最有名的是洛阳以一个名叫朱漆脸的人为首的一伙盗墓贼。朱漆脸原名已不可考,而流传于世的这个名字恰恰是他盗了永昌陵之后才得的。 据《宋人轶事汇编》记载,朱漆脸等人盗掘永昌陵时,想尽办法,终于撬开了棺木,棺木中有无数珍宝。盗墓贼将宝物全部取出,赵匡胤的尸体就露了出来。虽然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宋太祖的尸体仍然保存得十分完好,肌肉没有萎缩,甚至还有弹性,只是因为没有丝毫活人的气息,全身散发出一股冰冷之气。朱漆脸等人都是盗墓的行家里手,掘墓无数,这样的尸体也不是没见过,所以并不感到害怕。朱漆脸看到宋太祖腰间有一条玉带,闪闪发光,知道一定价值连城,就想把腰带拿下来,没想到费了半天劲也拿不下来。他觉得可能因为棺材内空间有限,施展不开,就打算把宋太祖的尸体拖出去再取腰带。可是宋太祖生前就比较丰腴,再加上死了那么久,身体僵硬无比,朱漆脸一时拖不出来。他突然灵机一动,用一根带子套上宋太祖的脖子,把太祖撑起来,然后与太祖面对面,将绳子的另一端结环套在自己脖子上,用力抬头,终于把尸体撑起来了。 朱漆脸高兴极了,就要解宋太祖的腰带。不料,就在这时,宋太祖口中突然喷出了一股黑色的粘液,正好落在了朱漆脸的脸上。盗墓无数的朱漆脸还从来没遇上过这种事,也慌了起来,生怕粘液有什么毒。等了一会儿,他觉得自己除了脸稍微有点儿灼痛,没有其他不适,就解下太祖的腰带,跟同伴带着“战利品”退出了永昌陵。但是,他脸上被粘液吐过的地方从此变成了黑色,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洗不下去了。“圈内”人知道了这个奇闻,干脆叫他朱漆脸,久而久之,反而不记得他的本名了。由于这个特征太明显,朱漆脸四处躲藏也没有用处,最后还是被南宋官府抓获处死了。 关于太祖吐出黑色粘液,其实并不一定是传说,很可能是真的,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据说,古人为了使自己死后尸体不腐,经常在临死前服下剧毒药物,这种剧毒药物有利于尸身的保存,通常会腐蚀掉人体全部内脏,将其化成液状存留在体内。朱漆脸将太祖拉起来时,太祖尸身受到挤压,液体很可能会喷出来,又刚好射在朱漆脸的脸上,因为有毒,将他的脸灼伤,再也弄不下去了,就形成了一张黑脸。据此奇事分析,永昌陵被盗掘的事很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 定陵代替长陵,成为我国有计划正式发掘的第一个明朝皇陵地宫,也是唯一一座正式考古发掘的古代皇帝陵墓。明神宗朱翊钧6岁被立为太子,10岁登基,年号“万历”,在位时间48年,是明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历史上的万历皇帝备受争议。他曾经有过奋发图强的作为,但是他又贪财好色,后来倦于朝政,居然“创下”长达28年不上朝听政的“历史记录”。后人评价他是给大明王朝“掘墓”的“奠基人”。明神宗把地宫的位置定在了大峪山,并得到了皇太后的批准。 地宫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明神宗马上命令相关部门开始修建地宫。早在地宫建造之前,地宫的具体结构、布局就已经设计好了。但是开凿没多久,就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当工匠们挖凿到地宫棺床位置的时候,遇上了一块大如屏风般的巨石。这与我国古代的风水学说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在开挖地宫时,无论是挖出水脉还是挖出石头,都是一种不吉利的表示。这件事情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场风波中,明神宗似乎迷失了方向。面对朝廷中持不同意见的各派的激烈争论,他采取了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在大峪山修建地宫。他向大臣们说,既然成祖已经把皇陵地宫的位置定在了天寿山,那么他也应该葬在天寿山附近才算遵守祖制,才算尽孝。虽然没有更换地宫的位置,明神宗心里却十分害怕。于是,他再次率领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来到大峪山看视风水,并在路上顺便观看了大峪山附近的十几座山头,觉得还是不如大峪山的位置优越,于是坚定了继续在那里修建地宫的决心。 虽然明神宗力排众议没有改变地宫的位置,但朝廷内关于地宫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甚至在十几年之后,地宫全部修建完工时,大臣们仍处在争论之中。有大臣向明神宗上书说大峪山地宫并不是真正的龙穴,请求明神宗为了江山社稷着想,另选吉地修建地宫。但是,明神宗并没有对那些大臣的意见予以回应。 也许大峪山真的不是一块“风水宝地”。明神宗死后.明朝发生了接二连三的“灾难”。明神宗之后继位的历代皇帝当政的时间都很短,几乎个个是短命鬼。尤其是明神宗的儿子明光宗,继位28天之后就突然去世了。明光宗从即位到死去仅短短数日,他的父亲明神宗还没有出殡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考古界、文化界为了研究明朝的历史,掀起了一股主张开掘明朝皇陵地宫的热潮。1955年10月,许多知名学者联名起草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递交到国务院,要求打开明神宗的长陵,进行考古发掘。 请示报告很快得到批准,众多考古学家开始为发掘明长陵做准备。可是,在专家们对长陵的宝城、宝顶进行仔细的勘测后,觉得发掘长陵在各方面的技术上都没有把握。考虑到明长陵是史书中记载的明朝十三陵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专家们决定先找一个容易发掘的皇陵地宫试掘,为将来发掘长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于是,发掘的目标就这样由长陵变成了定陵…… 因为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专家们猜测,定陵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规制应该能充分体现明朝皇陵地宫的特点。并且,由于在位时间最长,史书中有关定陵的记载也比较丰富,先发掘定陵,既能根据历史记载来作为发掘参考,又能把出土的文物和史书记载进行对比。此外,定陵的地面附属建筑也保存得比较完好,地宫发掘后进行整体修复相对容易,能为中外游客提供一个完整的帝王陵寝建筑群。就这样,定陵就代替了长陵,成为我国有计划正式发掘的第一个明朝皇陵地宫,也是唯一一座正式考古发掘的古代皇帝陵墓。 考古队员刚打开一个豁口,一股带有浓烈的发霉味道的黑气就冒了出来。在发掘定陵之前,考古工作者们反复对定陵进行勘察,试图从地宫的地面附属建筑中找到地宫的入口。但是,经过数次仔细的勘察,一直没有找到入口线索,发掘工作被迫停止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一个考古队员无意中在宝城一角的城墙上看到了了几块塌陷下来的城砖。凭着职业的敏感性,他们没有忽略这个微小的细节,透过城砖的缝隙,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圆洞。并且,在这个洞口上端,还能看出明显的砖砌痕迹!地宫的入口就这样被找到了。 1956年5月17日,考古队开始了对明定陵地宫的正式发掘。发掘地宫的工作量很大,仅靠考古队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后来,就雇佣了30多个附近的农民帮助考古队进行发掘。 他们首先在洞口处开挖了一条探沟。探沟才开挖不久,很快就挖到了地宫宝城内的一些石条,其中一个农民还在一块石条上发现了一些字迹。经考古工作者查看、认读,辨认出是“隧道门”三个字。这三个字雕刻得很是粗浅、随意,显然是当时的工匠们为了施工需要而做的标记。这三个字的发现,使在场的人们兴奋起来,大家都明白:这个路子是走对了! 发掘的思路被证明是正确的之后,大家一鼓作气又连续奋战了10多天,终于发现两面砖墙,用城砖整齐平铺的砖墙。两个砖墙间距8米,呈弧形,像一个胡同由南向北延伸。毫无疑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墓道!不久,一个参与发掘的农民又“意外”地在土中找到一块刻有粗浅字迹的小石碑。小石碑上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就是这句话为考古队员打开地宫提供了重要线索,被考古队员称为打开定陵地下玄宫的“钥匙”! 按照小石碑上文字的指引,考古学家在通向宝顶中心的方向挖开了另一条探沟。同样也是才开挖不久,就发现了两面呈东西走向的石墙。两面石墙之间的通道就是地宫墓道的第二部分——石隧道。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大家感觉到离地宫的距离不远了……当清理到石隧道的尽头的时候,一面横贯南北的大墙横在考古队员的面前。这面大墙的墙基由4层石条铺成,异常坚固+。看来这面大墙就是明朝人所称的“金刚墙”——地宫墓墙。 这面被发现的“金刚墙”用56层城砖和灰浆砌成的,墙体上端还有黄色琉璃瓦檐。墙的正中间是一个呈“圭”字形上窄下宽的砖砌门券,由于深埋地下多年,地宫回填土的侧压力使它向里凹进去一些。这个“圭”字形门券上的砖没有用灰浆粘合,只是简单砌垒而成。明朝工匠们的“懒惰”为今天的考古工作者提供了方便——拆开金刚墙,就能顺利进入地宫了。 可是,事情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自从金刚墙被找到的那一天起,协助考古发掘的农民就开始表现出忧虑的神情,并且这种忧虑随着发掘的深入日益严重起来,莫名的恐惧弥散在这些农民中间。原来,在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定陵地宫有“机关”的说法,说地宫中布满了毒箭、飞刀、毒气、陷阱等致命的机关,贸然进入地宫就会丧命。尽管是传说,考古工作者们还是很体谅当地老乡的心情,当然谁也说不清地宫里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机关”…… 经过认真讨论,仔细商量,决定让第一批进入地宫的考古队员带着防毒面具,还做了其他的一些防护准备。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考古队员在金刚墙上打开一个豁口。刚一打开,一股带有浓烈的发霉味道的黑气就随着金刚墙墙砖的拆除冒了出来。许久,这股黑气才渐渐散去。为了安全起见,考古队决定先把一只鸡放入地宫看看里面的情况。可是那只鸡刚被投进地宫,就惊恐地飞了出来。没办法,考古队员决定亲自进入地宫勘察。他们在腰上系上了结实的保险绳,头上戴好了厚厚的防毒面具,衣服的袖口、领口也被封严,才越过金刚墙的豁口钻进了地宫。 进入地宫后,考古队员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地下探索。他们很快看到两扇洁白如玉的巨大石门。这两扇大门是由两整块巨大的汉白玉制作而成的,每扇门上都有81枚乳状门钉。大门的中央是两头怪兽的头颅,头颅下悬吊着一个圆环。怪兽二目圆睁,正视前方,十分威严、恐怖。这扇大门是停放明神宗棺椁的地宫后殿的大门。考古队员轻轻地推了推大门,大门没有一丝晃动。他们又共同使出了最大的力气去推,大门仍旧纹丝不动。考古队员用手电筒在大门的四处照射,发现大门的后面有一块石条把大门紧紧地顶住了。这就是石门怎么推也推不动的原因。 经过一番研究,他们认为那块顶住石门的石条就是古代皇帝地宫中经常使用的自来石。自来石是一块石条,是地宫中专门用来顶门的装置。与自来石相配的是石门后面的一道石坎和石门下面的一道石槽。下葬完毕后,工匠们就要对每一间殿宇进行封闭。他们首先把石门中的一扇关严,然后将另一扇石门关到地面挖凿的石槽里侧,送葬的人从门后将自来石立起来,使它的下端嵌入石槽内,上端紧靠石门的石坎上。然后,里面的人从门缝内钻出来,再用一种特制的拐钉钥匙把自来石卡住,往回将石门拉紧。这样自来石的上端就会自然地滑到石门上的石坎下面。自来石就被牢牢地卡住了,石门就被封闭了起来。这是为盗墓贼准备的一种防盗手段,外面的人是无法用一般手段推开石门的。 明白了那是自来石,也就明白了自来石的工作原理,自然也就找到了解决自来石的办法。要把自来石移开,要使用一件特殊的工具“拐钉”,也就是一种带弯的工具。他们找来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半个口字形,就像一个缺了半块的没底的勺子。靠着这件神奇的工具,他们打开了石门。 定陵地宫的发掘,引出一道开启帝王地宫的禁令。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打开石门的一瞬间,有人突然喊:“门上有飞刀!”其他考古队员一惊,仔细检查,发现石门上有一些像刀剑一样的东西。但仔细一看,它们并不是什么飞刀暗器,而是一种特殊的石头。由于地宫已经被封闭了300多年,里面充满了水汽。门上面的石头长期在水汽的侵蚀下逐渐溶解,随着门上的水滴一起沿石门流了下来。这样,那些水流的痕迹就慢慢形成了像刀剑一样形状的特殊石质固体。在灯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初看上去确实像一把把飞刀。 虚惊一场!此后,考古队员又先后在地宫里打开了几道石门,并在后殿的棺床上发现了3具被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庞大棺椁。那一具最大,也最为华丽的棺椁就是明神宗的棺椁了。两边的棺椁分别是孝瑞皇后和孝靖皇后的。棺椁全部由珍贵的楠木制成,上面的红漆已经出现了剥落的迹象,但是整体保存得十分完好。 随后,考古队员准备打开棺椁。他们认为明神宗的尸体可能经过某种防腐处理,也许还完好地保存着。为了防止开棺后,尸体因为氧化而损毁,他们做好了蜡尸的准备。蜡尸就是指用蜡把尸体封住,这样尸体就不会被外面的空气氧化,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但打开棺椁后,只见棺椁里面凸凹不平,上面盖着一层已经有部分糟朽的金被,揭开金被,底下还是一层金被。就这样连续揭去了11层金被,明神宗的尸体才露了出来。尸体早已经腐烂,只有骨骼、头发还算完好。明神宗的头上打着发结,插着几枚金簪,嘴上残留着几根黄胡须。他头戴翼善冠,身穿绣龙袍,腰束玉带,足登长筒靴,两腿长短有些差异。从骨骼上看,他身材并不高大,还稍稍有些驼背。明神宗的棺椁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帝棺椁。两位皇后棺椁内的情况也大抵如此。 明神宗的棺椁内是满眼的金银器皿、珠宝玉石、丝锦彩缎、战刀盔甲。但是,皇帝的棺椁实在是太高太大了,棺椁里的珍宝也没有达到完全塞满了棺椁的地步。因此,考古队员几乎将半个身子探下去也无法够到里面的陪葬品。而陪葬品堆列得非常密集,考古队员又无法进到棺椁内进行清理。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做了一个方形、四条腿的木箱子,在木腿顶端横两根木杠。沿着棺椁的两侧钉一个稍微高出棺木的长方形木架,把木箱两根木杆搭在木架上,吊在棺内。这样,考古队员趴在木杆上就可以清理文物,不会对里面的文物造成破坏。 定陵地宫被发掘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全国上上下下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地向国务院申请发掘更多帝王地宫的热潮。但是这些申请均遭到了国务院的否决,并规定“停止对一切帝王陵墓发掘”,提出“十年内不开帝王陵”。为什么定陵地宫的发掘引出一道开启帝王地宫的禁令呢?原来,定陵地宫被发掘后,地宫中的出土文物很多都被损毁,其中包括明神宗和他的两位皇后的尸骨。 1958年,考古学家对定陵的第一期考古发掘结束之后,就把明神宗和两位皇后的尸骨保存了起来。明神宗和两位皇后的肉体早已经腐烂,保存的只是他们的遗骨,并不存在什么高难度的技术问题。因此,在前8年中,这3具遗骨保存得还是比较完好的。但是,这一切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画上了句号。有了定陵地宫的教训,发掘明长陵的申请很快被否决了。这个教训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我国对于王陵地宫发掘的态度。现在,文物部门对社会上提出的发掘王陵地宫的要求采取了极为慎重的态度,轻易不作批准决定。抗日英雄禁不住财富的诱惑,被土匪拉下水,默许盗陵 康熙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皇帝。他的景陵地宫位于其父顺治皇帝孝陵的东侧,是清东陵内修建的第二座皇陵地宫。康熙的地宫在规模上比顺治皇帝的略小,总体是以顺治的孝陵为蓝本而建造的。康熙在位的时间颇长,文治武功也直追唐宗宋祖。他的陵寝自然不比寻常,随葬品极为丰富、珍贵。清朝时期,每一座皇陵都在清政府军队的严密保护之下,盗墓贼无法下手。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以后的民国时期,清东陵没有了专门守陵的军队,盗墓贼们终于按捺不住了,缺乏军饷的军阀和民间土匪都不甘示弱,纷纷加入盗掘景陵地宫的队伍中。 第一个试图盗取景陵的人是清东陵地宫大盗孙殿英。1928年7月,孙殿英指挥手下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地宫后,又把康熙的景陵地宫定为新的目标。当盗贼们蜂拥着去盗景陵时,在挖掘的过程中,地下涌出了大量的水。盗贼们心生恐惧,终于退出去了。孙殿英盗掘景陵的阴谋没有得逞。 在孙殿英之后,据说有一个名叫曹志福的盗匪盗掘了景陵地宫。曹志福是河北东部一带的一个混混,整天不务正业,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后来,他不知从哪里凑了一部分钱,拼凑了一支杂牌队伍当起了土匪。为了扩充力量,曹志福决定盗掘康熙景陵地宫中的财宝。他带领队伍用炸药将景陵地宫的石墙炸开后,进入了地宫。这群土匪对地宫进行了一番洗劫就扬长而去了。 曹志福盗掘景陵只是个传说,真伪难辨。有记载的,对景陵地宫破坏最严重、影响也最恶劣的是一个叫王绍义的土匪。以他为首的一个盗墓团伙盗掘了清东陵内的四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同治皇帝的惠陵、康熙的景陵、慈安太后陵。 自从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占领东北、扶植清末代皇帝溥仪登上伪满洲帝国皇帝的宝座后,为了拉拢满清皇室,假惺惺地在清东陵设立了东陵地区管理处,设护陵警察数十人,主要负责维修陵寝、保护树木、防盗防火等。所以,在此期间,清朝皇陵倒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到了1945年,日本人战败投降,清东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真空”。当时时局不稳,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抽不出军队来守护陵寝,只好组织附近村庄的民兵配合区小队来看管,无形中使盗陵者有了作案的最佳时机。 王绍义等人作案的第一个目标是咸丰皇帝的定陵。他把盗陵队伍分成两队,一队在陵西用****炸药打石头以掩人耳目,另一队盗陵。所盗的珍贵之物,全归头目所得,剩下一些珍珠玛瑙、翡翠等小东西,给参加盗陵的20多个村民每人抓上一把了事。没过几天,王绍义等人又将慈安太后的陵寝盗掘一空。之后,他就一直在打康熙的景陵的主意。他猜测康熙墓里的宝贝肯定比才盗的那几个多得多。 王绍义是个土匪,要盗康熙的墓不是小事,他又怕之前的事败露,觉得必须得有当官的做后台才稳当。为了给自己找到有力的后援,王绍义搭上了15军分区敌工部部长张尽忠。张尽忠本是个抗日英雄,此时却抵制不住财富的诱惑,被王绍义拉下了水。张、王两人狼狈为奸后,先拿同治皇帝的惠陵开刀,将惠陵的陪葬文物洗劫一空。 有了盗惠陵的经验,盗掘景陵就比较顺手了。当年12月22日,经过三昼夜的“激战”,这群强盗终于进入了景陵地宫。他们看到了无数的珊瑚、玛瑙、镶金宝石、翠玉戒指、珠串玉雕的帽花、赤金鼻烟壶、亚攒、如意、太平车、花枝、坠子、耳挖、翡翠、夜光杯……还有金珐琅盅碟两件;天鹅绒鎏金朝冠一顶,上嵌大正珠顶、东珠各十五粒;勒苏草拆经缨冠一只:嵌镶银珠二十颗;镀金点翠上带红宝石的连环四对:金冠珠顶一座:玉、镶钻石、宝石镏子三十五件;玉镂田瓜盅一只:百褶金龙一只,各色玉骊条环三十八只;玉、镶珠挑杆八枝;镀金银奠池五件;金累丝镶嵌色珠石九凤钿一顶;镀金银中碗七只;龙形翡翠饰物一个;镀金银爵盏十个;黄杨木镂雕八仙过海盆景一尊;九龙玉杯一只……还不算那些陪葬的金银、玉器、古董、花瓶等。事后,王绍义洋洋得意地说:“我们所挖的几座陵,就数这景陵宝物最多,绝对不比乾隆、慈禧墓里的少!” 王绍义、张尽忠并没有逍遥多久。在追查之下,张尽忠在唐山唐家庄一个小煤矿被抓获,1948年病死在北平地方法院看守所;王绍义逃了五年才被缉捕,于1951年被枪决。近些年,要求打开康熙皇帝的地宫,进行清理、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民国时期,在盗墓贼打开景陵之后,景陵地宫的门一直没有封闭。直到解放后,我国政府才对景陵地宫进行了初步清理。考古学家在清理地宫的时候,基本掌握了景陵地宫的形制,并搜寻到了一些被盗墓贼破坏或疏忽的陪葬品,如木制品和丝织品。康熙皇帝与诸位皇后的棺椁也是珍贵的文物。景陵地宫内葬一帝四后一皇贵妃.墓主人之多、地位之尊贵(景陵地宫葬皇后最多),随葬品之丰富,可为清陵所有帝王地宫之冠。清理完成后,景陵地宫的墓门终于再次封闭。到了近些年,要求打开康熙皇帝的地宫,进行清理、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人认为康熙皇帝的尸骨以及残留的文物可能已经泡在泥水里几十年了,若再不予以保护,就可能遭到永远无法弥补的危害。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从景陵地宫被盗时算起,到现在已经有60多年了。每到雨季,景陵地宫中可能都要积两米深的水。因此,康熙皇帝的尸骨很可能在泥水里已经浸泡了60多年。并且景陵地宫所处的位置三面环山,河流纵横,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即使地宫中没有流入雨水,地下的潜水也可能渗入到地宫之中。而且,1952年,我国组织的一次对景陵的考察中证实了景陵地宫进水的情况。 从现在对景陵地宫的考察中可以得知,景陵地宫中没有设置以往皇帝地宫中必设的排水设施——地下排水沟。因此,地下潜水一旦渗入地宫,就不能被排出,长期在地宫中积累,就会形成很深的积水。在康熙的景陵之后修建的裕陵地宫、纯惠皇贵妃地宫和容妃地宫就因为地宫内没有排水沟,每到雨季,如不抽水,地宫里就会有两米左右深的积水。按照这样的数字来推断,景陵地宫已经60多年没有抽过水了,里面的积水可想而知。因此,考古学家和史学界很多专家都大力呼吁对景陵地宫进行保护性清理。清理地宫是保护地宫的最好措施,是地宫的自身需要。 积水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景陵地宫被修建在一个地质断层带上,随时有可能出现塌陷。乾隆皇帝的裕陵就是被修建在一个地质断层带上。在地宫建成后的47年,第一道石门上就出现了两道裂缝。到20世纪70年代,这两道裂缝越来越大,在第二道石门和第三道石门上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裂缝。鉴于这种情况,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在裕陵地宫的三个门口共支顶了10根石柱,才缓解了石门裂缝的开裂。 景陵地宫比裕陵地宫早修建70来年,也处于地质断层带上,如果按照裕陵地宫的开裂程度来估计的话,景陵地宫的开裂程度要严重得多,而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保护,很可能出现塌陷的情况。对景陵地宫进行清理也是出于对地宫内残存的文物的需要。以乾隆的裕陵为例,尽管地宫几次遭到盗墓贼的洗劫,但是仍然在地宫中发现了很多残留的精美、珍贵陪葬品。因此,景陵地宫中逃过盗墓贼之手的陪葬品也应该存在,尤其是一些盗墓贼不太感兴趣的木制品和丝织品。 对景陵地宫进行清理也是对康熙皇帝的一种尊重。康熙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最伟大帝王之一,开创了康熙盛世,平定了多起来自国内和国外势力的叛乱和侵略,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做出了突出贡献。而这位伟大君主的尸骨却被泡在泥水中长达60多年之久,不采取任何挽救手段实在是对康熙皇帝的不尊重。因此,无论从景陵地宫自身的安全、考古发掘的需要还是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上来说,许多人都期待着景陵地宫能得到及时的清理。【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173477.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