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心包积液
包括结核、病毒(柯萨奇、流感等病毒)、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原虫(阿米巴)等;
2.非感染心包积液
包括肿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减、尿毒症、痛风等)、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
本病患者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患者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胸痛。部分患者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的病史,因而无法确定发生时间。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
本病病人以女性多见,发病年龄以更年期为多,病人常能参加日常工作而无自觉不适,出现症状时多表现为气短 ,胸痛 ,有些病人在病程早期出现心包堵塞的症状,又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减轻乃至消失,本病有不少是在例行体检时被发现,易被误诊为心脏扩大 ,由于几乎不存在急性心包炎 的病史,因而往往无法确定本病发生的时间,本病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耐受性,由于心包积液是逐渐增加,心包容量对积液的增长已有一定的适应,这使得大量心包积液的聚积只引起轻度的心包内压增加,表现为非限制性心包积液,因此心包堵塞很少或几乎不发生,只有当心包积液突然急剧增长时,心包的适应性扩张低下积液的增加,表现为限制性的心包积液,才有可能出现心包堵塞,曾有过心包积液自行消失的报告,但由于这可能与病因治疗有关,因而对慢性特发性心包积液时是否会有积液自行消失仍不能确定。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
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UCG证实;
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
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
④病人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
⑤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本病有时被称为“慢性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特发性心包炎”,但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病人不具有心包炎的表现,因而这些命名逐渐避免使用,本病在心包疾病中的发生率约为2%~3.5%。
1.内科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激素、抗炎药、抗结核药以及其他病因治疗。在没有症状时也可以不用药物而予以观察。
心包穿刺可减轻症状,可抽取心包内液进行分析,以助于诊断和治疗,但其本身的治疗效果并不确切,已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2.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已有的或可能发生的心包堵塞,清除心包积液,减少心包积液复发的可能,防止晚期心包缩窄。
本病在诊断明确、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行心包引流及心包切除。
(1)经剑突下心包引流 操作简便迅速、损伤较小、近期效果明确,肺部并发症较少,适宜危重患者、高龄患者;但术后心包积液的复发率较高。为减低复发率,可增加心包切除的范围。
在本世纪70年代始将其称为心包开窗。然而,心包开窗的治疗机制,只是近数年才得以明悉。研究表明,在持续充分引流的基础上,心外膜与心包之间出现纤维粘连,心包腔消失,是心包开窗具有长期疗效的原因。
经剑突下心包引流的技术:切口起自胸骨下端并向下延伸,共长6~8cm。正中切开腹白线上段,显露并切除剑突。钝性分离胸骨后壁与心包前壁之间的疏松组织。以外牵开器显露上腹部切口,以一直角拉钩拉起胸骨下端。切开心包前壁,吸除心包内液。将心包切除约3cm×3cm,完成心包开窗。经切口旁另作一小切口放置心包引流管。缝合切口。心包引流管留置4~5天。
(2)经胸心包部分或完全切除、胸腔引流 本方法引流完全,复发率低。由于切除了较多心包,减少了产生心包积液和产生心包缩窄的根源,因此手术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损伤较大,可能出现肺部及切口并发症。
(3)使用胸腔镜(VATS)的心包切除、胸腔引流 可在较大的范围切除心包,损伤甚小,引流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但麻醉较复杂。
应用胸腔镜行心包切除的要点:患者全麻,气管内双腔管插管,右侧卧位,右侧肺通气,左侧胸膜腔开放、左肺萎陷。首先经第七肋间穿入10mm套管针以扩张肋间径路放入胸腔镜摄像机。行胸腔内探查。然后沿腋前线经第六肋间放入钳夹器,经第五肋间放入剪切器。在手术中可应用约8cm水柱持续正压的二氧化碳吹入以使肺萎陷并保持之,以利于显露心包。辨认膈神经,在其前、后方各作切口,切除心包共8~10cm2。注意勿伤及左心耳。钳夹出切除之心包片。在心包切除处放置引流管经肋间引出,术后保留2~3天。
检查
1.X线检查
心影向两侧普遍扩大(积液300毫升以上);大量积液(大于1000毫升)时心影呈烧瓶状,上腔静脉影增宽,透视下心脏搏动弱。肺野清晰可与心力衰竭相鉴别。
2.心电图
常有低电压、心动过速、大量积液者,可见电压交替。
3.超声心动图
M型超声在心前壁之间和心后壁之后均见有液性暗区,即当心包膜和心外膜之间最大舒张期暗区(10毫米时,则积液为小量;如在10~19毫米之间则为中等量;如大于20毫米,则为大量)。
4.心包穿刺
可证实心包积液的存在,解除心包填塞症状。留取部分积液进行相关病因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
本病尚缺乏精确而统一的定义。一般以符合下列特征者归入本病:①存在大量的心包积液,并已由超声心动图证实;②心包积液量在观察期基本保持稳定;③心包积液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以上;④患者已被排除任何全身性疾病,而不论该病是否可能与心包积液有关;⑤系统的病因学检查为阴性。
临床多通过常规X线胸片检查发现心影增大,再经超声心动图和全身系统检查,以及病因学检查,排除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等之后可诊断本病。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75460.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