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是北宋名相,少年孤苦,善作文辞,为人刚正不阿,端正持重。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两拜参知政事。曾以计智逐权臣丁谓,朝廷倚以为重。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又绵里藏针很会用计谋,所以他在宦海沉浮几十年,最终还能善终。
王曾是北宋名相,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状元宰相。这位爷,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廷试第一,连中三元的牛人。王曾为“开闽三王”王审邽的子弟,算是名门之后。他八岁的时候失去双亲,被叔父王宗元收养,此后迁居山东省青州县益都。王曾小小年纪就有凌云之志,言“平生志不在温饱。”于是他少时勤奋,努力向学,最终学有所成。长大之后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得以科举入仕。
咸平五年,王曾被皇帝钦点为廷试第一状元,此后开始进入仕途,授将作监丞,通判济州。金榜题名之后,他将这个好消息写信告知叔父,信中言:“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泉州王审邽积德,大人不必过喜。”获得金榜第一,得圣上钦点,还能不骄不躁,让人佩服。
任期满后回京,诏试学士院,授职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澶渊之盟”签订后,王曾升右正言、知制诰兼史馆修撰。当时各地都有祥瑞出现,纷纷上奏,并且大肆称赞宋真宗功绩。王曾却十分冷静,上表劝诫宋真宗不要居功自傲。后来宋真宗开始大修玉清昭应宫时,也是王曾顶着压力上表劝谏,言明动工五大害。
王曾一次次的上奏劝谏,宋真宗虽然一时不舒服,但是对王曾的信任却加深了。所以后来宋真宗想要沿用郎中之职判大理寺的官制之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王曾,特定让王曾担任此职。甚至对于王曾就任此职,宋真宗还特地召见王曾,嘱咐他:“刑狱,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如今将以此职委屈你了。”
王曾后来主管审刑院,秉公办事,严明法律。同时对于一些不当的处罚措施,进行改正。为了能够更加公正,以过失论错败,他还专门上奏宋真宗,请求“只对接受皇帝亲自下诏者才予以判刑。”宋真宗接受王曾的建议,改正了此项规定。因为在大理寺的功绩,王曾顺利的升任尚书主客郎中,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勾当三班院,以右谏议大夫为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相当于副相,担任此项职位,已经可以将自己的才能施展开来,报效国家了。不过可惜的是,王曾没有多久,因为受到宰相王钦若排挤陷害,罢为尚书礼部侍郎、判都省,离京出任应天知府。不久复任参知政事,升任吏部侍郎兼太子宾客。
宋真宗病重之后,太子赵祯虽然代为听政,但是真正执掌朝政的却是刘皇后。他十分反对刘后把持朝政,而将真正皇位继承人排挤在一边的做法。后来宋真宗离世,太子继位,是为宋仁宗。也是王曾拒绝丁谓让宋仁宗只每月初一十五接见大臣,由刘后处置政事的决断。改为沿袭西汉古礼,刘后坐在仁宗右边,垂帘听政,保证皇帝的权利。
宰相王钦若去世王曾以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他尽心尽责,为百姓谋福利,为国事尽忠。等到刘太后去世之后,宋仁宗亲政。因为王曾在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一直在保证皇权在后权之上的地位,所以受到仁宗重用,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佑元年,王曾又为枢密使,次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后来因为吕夷简任参知政事,两人政见不合,请求罢免吕夷简。王曾和吕夷简两人在宋仁宗面前争辩不休,最终王曾说自己也有过错,请求和吕夷简一起被罢官。于是王曾以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判郓州。宝元元年,王曾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一岁,朝廷赠侍中,赐谥“文正”,仁宗还亲篆王曾碑首为“旌贤之碑”。
王曾出生和离世的时候都是有征兆的,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梦见了孔子的高徒曾参,因此给他取名王曾,至于他后来考试连中三元,也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毕竟他是孔子高徒投胎转世,有这样的成绩也在预料之中。而王曾死前一个月的时候,有一颗大星星在他家附近陨落,他的随从吓坏了,把这事情告诉了王曾,王曾知道自己寿限已至,于是就对随从说,不用惊慌,一个月之后你就知道这颗星星坠落的原因了。果然一个月之后王曾病逝,朝廷还给他赏了谥号“文正”,在那个年代这是文官能得到的最高荣誉。
宋仁宗刚刚继位时年龄很小,那个时候王曾在朝廷做副宰相,国事都交给了刘娥刘太后处理。王曾起草了这样一份诏书:“以明肃皇后辅助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这诏书中的权字是代理的意思,非常巧妙地限制了刘太后的权利,当时的宰相丁谓建议把这个权字去掉,王曾直言道:“现在皇帝年幼,太后执政本来就是国家走霉运的时候,如果再去掉这个权字,可能国运会更不旺,”
这话传到了刘太后耳朵里,刘太后对王曾非常反感。后来刘太后掌权之后,行事越来越自我,有些时候根本不听取皇帝和大臣的意见,独断专权,很多大臣都担心刘太后会跟武则天学,有朝一日更换国号,但是却没有人敢跟人刘太后直言。于是王曾就跟大臣钱惟演说:“皇帝年幼,刘太后操劳国事费心费力,当然刘太后这么做,其实是帮助自己的皇帝儿子,也是在帮助自己,同样是帮助他们老刘家。”
王曾知道钱惟演跟刘太后是亲戚,他一定会把这话传到太后耳朵里,果然太后听了王曾的这些话,收敛了很多,王曾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不硬碰硬。有些忠臣喜欢以死进谏,实际上很愚蠢,不光丢了性命,也会引起当政者的反感,反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刘太后辅佐宋仁宗治理朝政的时候,大权其实是在宰相丁谓的手里,宰相丁谓出了个主意,每月初一十五两天,皇上跟大臣见面议事,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让太后跟大臣一起商量,所有的事情都是由太后身边的小太监雷允恭汇报给太后,然后由太后做主。丁谓这样的操作,就是将太后跟大臣们完全分开,所有国事都是通过太监雷允恭传进去,而太后的意见也是通过雷允恭传出来,这样一来丁谓和雷允恭里应外合,就把朝廷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王曾把这一切看得很明白,但是他没有急于拆穿丁谓,清官寇准遭贬的时候,王曾也想替寇准说话,但丁谓抓住了王曾的弱点,因为王曾曾经把房子借给寇准住过。于是王曾在丁谓面前变得非常顺从,当时的内阁大臣,除了他们两个之外还有曹利用和冯拯。
冯拯为人老实,曹利用又是丁谓的人,所以内阁大臣中还是丁谓说了算。王曾沉寂了一段时间,丁谓看到他很老实,就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了, 有一天王曾很恭顺的请示丁谓,说自己想过继个儿子,希望得到太后的允准,他还让丁谓跟他一起去面见太后。
丁谓觉得这是小事,于是就让王曾自己进宫见太后,王曾进宫后就把丁谓的所作所为全部告诉了刘太后。正好碰上雷允恭在修宋真宗皇帝陵墓时出现了纰漏,导致陵墓进水,王曾借机借题发挥,将雷允恭关押起来,说丁谓跟雷允恭合谋,打算通过毁了宋真宗的陵墓风水篡权。这下子触动了刘太后的底线,丁谓因此被除掉。王曾对付这奸臣的办法真的很高明。先是卧薪尝胆,趁丁谓放松警惕,然后一击即中,对付奸臣懂得对症下药使用奸计,否则还不等对付别人,就被别人算计了。
王曾虽然扳倒了丁谓,但是他却没有强加罪行给丁谓的同伙曹利用,之前曹利用仗着丁谓的权势作威作福,还经常说王曾的坏话,王曾之前也揭发过他的恶行,可是扳倒丁谓后,王曾并没有趁机除掉曹利用。刘太后就问他为什么不把曹利用一起除掉?王曾说,曹利用仗势欺人当然要揭发他,但是他没有的罪,我也不会强加给他。
由此看得出来王曾的为人非常正直,同时王曾也是一个不信鬼神的人,他曾经在天府担任市长的时候,市面上谣言说有妖怪,晚上飞来飞去还吃人,当时搞得人心惶惶,王曾就让自己官府的大门开着,说看见妖怪就捉起来,结果日后妖怪就不见了。
王曾为人非常严谨,不苟言笑,有次宋真宗召见他商量国事,由于比较着急就没有穿官服,宋真宗特地给王曾解释是因为一时没来得及,在他面前连皇帝也会很注意自己的言行。当然他平时的一本正经,也让很多人觉得跟他相处起来有些不自在,他曾经训斥洛阳的那帮文人欧阳修、尹洙、梅尧臣等,说他们不关心国家政事,只会吟诗作赋。欧阳修心直口快的说,有的人胡子白了还不知道退休,当时王曾就已经是白胡子了,所以他的不苟言笑也让别人觉得他不合群。
他对待自己的妹夫也使用奸计,他妹夫是孔子的后人,但是跟妹妹关系不好,于是他就去了一趟妹妹家,随后对外散布谣言,妹夫想要用毒酒毒死他。这事让他的妹夫名声扫地,皇上本来要严查这件事,王曾害怕查出真相,于是劝皇上这是封禅的关键时刻,而且妹夫又是孔家的后人,彻查恐怕影响封禅大事,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而妹夫则一辈子背着这个恶名声,看来王曾在任何事上都会用计谋。
王曾一辈子对朝廷忠心耿耿,不圆滑,肯定会损害不少人的利益,得罪很多人,但他最终却还得到朝廷的封赏,主要原因就是他善用计谋,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157102.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