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王维那句流传千古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绘了当时重阳节人们在身上佩戴茱萸的习俗。在诗人所处的唐代和随后的宋代,平常的节庆允许人们在头上插花,重阳节时自然也不例外,但有所不同的就是,宋代重阳时只有男性可以戴花,女性则不行,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王维诗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重阳登高,遍插茱萸,那茱萸其实不是像插秧似的插在地上,而是像插簪子似的插在头上。
按唐宋风俗,无论男女,头上均可插花。如邵雍《插花吟》:“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一帮男人喝大酒,每人头上都戴着一枝花,花朵的倒影能映入酒杯。
再如苏东坡《李钤辖座上分题戴花》:“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东坡诗中“头上花枝”说的可不是歌伎的头,而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头。
宋代男人戴花,可不是为了臭美,而是为了讨吉利。两宋三百年,除了被金兵撵得四处逃窜的两宋之交,其余各年节庆,朝廷均赐花给大臣佩戴,如立春之日分赐“金银幡胜”,重阳之日分赐“缯彩茱菊”。
所谓金银幡胜,指的是用金丝和银丝打造的飞蛾、蝴蝶、雄鸡、鸟雀之类装饰品,春节和立春的时候插在头上;所谓缯彩茱菊,指的是用上好丝绸捆扎的假茱萸和假菊花,每年九月初八分赐文武百官每人两朵,到九月初九放假那天戴到头上。
当然,老百姓没有这项福利,重阳节如果想戴丝绸做的假茱萸和假菊花,只有自己掏钱购买。但是丝绸做的假花比真花还要贵,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是采摘真花来戴。南宋大哲学家朱熹就有词曰:“尚有紫茱秋菊,堪插满头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宋代重阳节,男人戴花,女人却不戴
虽然人人皆可在头上插花,但到了重阳节,宋朝男人戴花,女人却不戴——宋朝女性到了重阳节,只是将茱萸的果实摘下几枚,放入一个小布包里,再把这个小布包佩戴在身上,时称“茱萸囊”。
茱萸一般是三月开花,七月结果,到了重阳期间,果实已经完全成熟,有的鲜红色,有的紫红色,一串串挂在枝头,珠圆玉润,煞是好看,剪下一枝,插于发鬓,跟菊花相映成趣。现代人若赶在九月初九穿越到宋朝,或许就会看到满街男人纷纷插戴红色茱萸和金色菊花的奇妙场景了。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5739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