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如输血、血液制品、共用针头等)。另外,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也有部分病毒,因而性接触也是传染的方式,故妻子有乙肝,也会传染给丈夫。
众所周知,夫妻生活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因此,男性在得了乙肝之后,除了在肝炎急性病程中禁止过性生活以外,还是可以进行性生活的。
要预防乙型肝炎在夫妻双方间传播,首先要双方真诚相见,有病的一方要及时把真实情况告诉对方,让对方也作“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如果对方“两对半”中任何一项阳性,那就是对方也感染过乙肝病毒,只要避免病情加重就行了。如果对方上述五项指标均阴性,说明其未患过乙型肝炎,且对乙肝病毒毫无抵抗力。这样,就需要积极预防了。
使用避孕套不在肝炎急性发病期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减少被感染的几率。夫妻一方在急性肝炎传染期、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期、活动期都不宜过性生活。如果乙肝患者家人没有感染、也没有抗体,就应及时去医院注射疫苗,产生抗体后,就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目前,乙肝治疗没有特效疗法。只要肝功检查正常,不要担心。但是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于劳累,禁酒,不要吃肝损害的药物。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果要吃可以吃点:复方维生素B 维生素C 肌苷片,保肝治疗,但是药物不要过多,过多的药物反而会造成肝脏损害。因为任何药物都要通过肝脏代谢。都会或多或少加重肝脏损害。功能正常就不需要特别治疗,日常生活中保障肝功正常才是目的。
另外,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用药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可根据辨证施治服用中药方剂,或选用1~2种中成药长期服用。同时,用药过程中注意休息、营养 休息和营养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保证休息、营养的基础上才可能发挥药物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HBV可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感染HBV后,由于受病毒因素、宿主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和临床类型,导致其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常见原因有:
1.家族性传播
我国乙肝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家族性传播,其中以母婴垂直传播为主,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阳性,所生子女未注射乙肝疫苗,大都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精液中可检出乙肝病毒,因此可通过性传播。这是造成我国乙肝的家庭聚集特征的主要原因。
2.婴幼儿期感染病毒
最初感染乙肝的年龄与慢性乙肝有密切关系。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0%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3%~6%发展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3.缺乏预防意识
乙肝疫苗是阻断乙肝垂直传播的措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缺乏预防意识,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不够理想,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贯彻,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4.漏诊
急性期隐匿起病的无黄疸型肝炎比急性黄疸型肝炎容易发展为慢性,这与无黄疸型肝炎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未得到及时诊治和休息有关。
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易演变为慢性肝炎。乙肝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按道理来讲,注射了乙肝疫苗的朋友是不会感染小三阳的。因为,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免疫系统可以识别病毒,自动消灭。但是,自身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的推迟而慢慢变弱,因此,如果是接受过疫苗很久的朋友,最好还是做个检查,看一下身体的免疫力如何。
同时,值得提醒的是:有一些朋友再注射了乙肝疫苗之后,也不会出现抗体,这主要是和患者的免疫系统有关,被称为疫苗无答应者。因此,患者不要以为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不管了,最好,还是在注射后进行一次检查,确定是否出现有效的抗体。
理论上来讲,乙肝疫苗成功注射之后,在未来五年内都是可以很好预防乙肝病毒的。但是,由于安全起见,最好是三年注射一次。但也有一些朋友再注射疫苗之后,产生不了抗体,我们称为疫苗无反应者,对于这样的朋友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的进行检查,再次注射。
另外即使是打过乙肝疫苗,由于疫苗的有效期为5-7年,所以建议成人3年内加强1次为好,儿童建议5年加强接种一次。,所以一般5年后复查。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7337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