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大生姜汤的组成及功效
“家备生姜,小病不慌”等,其实都是讲吃姜防病的功效。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保健功效,再配上红糖、大枣、绿茶等不同辅料,妙用无穷。要健康,常备姜汤吧。但是,不同的姜汤功效却不甚相同。
一、红糖姜汤
红糖具有养血、活血的作用,加到姜汤里,可改善体表循环,治疗伤风感冒。需要注意的是,生姜红糖水只适用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胃寒,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
二、大枣姜汤
大枣性味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味辛温,具有温中、解表散寒的作用;二者合用,可充分发挥姜的作用,促进气血流通,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此外,生姜重补暖、大枣重补益,对治疗寒凉引起的胃病非常有效。
三、绿茶姜汤
鲜榨的姜汁可防中暑,尤其是配上清热解毒、益气舒心的绿茶,效果更佳。做法十分简单,取绿茶和姜丝各5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左右即可。特别适宜在盛暑与秋热交替时喝,有清热舒心的功效。
四、可乐姜汤
有防寒去痰的功效,增加热量,暖胃,最适用于冬季,对防治感冒效果很好,可以祛风散寒。
五、盐醋姜汤
盛夏不少人容易得“空调病”,肩膀和腰背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扰,特别是老人容易复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熬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大大缓解疼痛。也可用毛巾浸热姜汤敷于四肢酸痛处。
二、姜汤怎么熬呢
姜汤怎么熬
姜汤的制作过程中,姜的选用很有讲究。
姜的药用有鲜姜、干姜、炮姜之分,它们各具不同的药性。鲜姜是指其鲜品,味辛性温,即可发散风寒又可止呕;干姜为鲜姜的干燥品,味辛性热,专治脾胃虚寒;炮姜经过炮制,辛味减轻,温经止血是其所长,多用于虚寒性出血症。因此在姜的选择上以鲜姜最合适。鲜姜大致可以粗分为两大类,新姜和老姜。新姜是指带叶部分的姜,老姜是指根部的姜。以药效来说,老姜比新姜要好。老姜的姜块有光泽,充分膨大老熟,肉质坚实紧绷,纤维较多,辛辣味浓。即民间谚语所说的“姜是老的辣”。
姜汤的熬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简单而且较为普遍使用的
红糖葱姜汤
[原料]红糖20克,老姜4片,葱白3段,水适量。
[做法]
1、砂锅内加入老姜和水,上火煮10分钟。
2、加入红糖、葱白小火再煮5分钟。
3、去掉姜葱后服用。
[特点]
汤甜辣适口,趁热喝下,可去风寒、止呕吐。姜的作用我们上文已经提到,另外两种原料,葱白有发汗解表、解毒散结的功效,红糖有补血散寒、祛瘀的功效,和姜配合起来,效果颇佳。姜汤喝完后最好躺在床上盖好被子捂一下,让身体发汗,如此,风寒感冒就会随着汗出而愈。当然,出完汗要记得尽快擦干身体哦。
三、喝姜汤的最佳时间
姜汤什么时候喝比较好呢,很多朋友如果感冒了或者着凉了,就会想喝上一碗热热的姜汤用来驱寒治感冒,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姜汤什么时候喝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那么姜汤是什么时候喝都对身体有好处的吗,答案是不是的,喝姜汤也需要讲究时间的,只有喝对了时间才能更加有效的体现姜汤的作用。
姜是非常好的食材,可以药食同源,生姜本身对人体的免疫力的提高就有很好的作用,有很多朋友还会加些红糖一起服用,就更加的能够补气养血,美白养颜了,下面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姜汤什么时候喝最好,希望您能喝对姜汤,让姜汤的作用起到最大的效果,希望对您的生活都有所帮助。
喝姜汤是民间普遍使用的驱寒、防治感冒的办法。其实姜汤的妙用远不止于此。
生姜皮利水,可以治菌痢,热痢留姜皮,冷痢刮去姜皮。因生姜性升,不宜晚上吃,因为夜间人气收敛,故不宜反其道而升之。用生姜3片加红枣10枚煎水服,治疗脾胃虚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及大便泄泻,常有高效。
古人云:“早上吃姜,胜过吃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早上吃姜有益,晚上吃姜有害)。”
生姜味辛性温,含有挥发油、姜辣素、树脂及淀粉等。姜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胃,促进消化,还有抗菌作用。早上吃一点姜,对健康有利。但晚上吃,因为姜本来属热,会让人上火,劳命伤身,所以不宜吃。
生姜,它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使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所以它既有利亦有弊,民间也因此留下了"上床萝卜下床姜"一说,说明姜可吃,但不可多吃。特别是秋天,最好别吃,因为秋天气候干燥、燥气伤肺,加上再吃辛辣的生姜,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看来,秋天不食或少食生姜以及其它辛辣的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这是很有道理的。
姜是许多菜肴中不可缺少的香辛调味品。烹调常用姜有新姜、黄姜、老姜、浇姜等,姜的辛辣香味较重,在菜肴中既可作调味品,又可作菜肴的配料。新姜皮薄肉嫩,味淡薄;黄姜香辣,气味由淡转浓,肉质由松软变结实,是姜中上品;老姜,俗称姜母,即姜种,皮厚肉坚,味道辛辣,但香气不如黄姜;浇姜,附有姜芽,可以作菜肴的配菜或酱腌,味道鲜美。
夏季吃生姜可防中暑---夏季是一年中人体代谢最旺盛的季节,也是营养消耗量最大的季节。人的睡眠较少,食欲也不佳,同时由于出汗多,易损耗掉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专家提醒:这段时期要注意适当“补充”,注意机体营养平衡和饮食卫生。
四、姜汤的保健作用
胃口不开
如果在饭前先喝些姜汤,就能增进食欲、促进营养吸收。
空调病
炎炎夏日,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常会表现为腹痛、上吐下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可有效防治“空调病”。如果上班不方便带姜汤,也可以带一些生姜丝,用开水冲泡,这样也能抵御“空调病”的侵袭。喜欢喝茶的朋友配上一些绿茶,不仅口感好,对身体也更有益处。另外,姜汤不可过淡也不宜太浓,一天喝一碗就可以起到作用。也可以在姜汤中加适量的红糖,因为红糖有补中缓肝、活血化淤、调经等作用。对于症状严重一些的病人可以把姜汤当水喝。
治腹痛、吐泻
盛夏高温,各种病菌繁殖活跃,稍有不慎,就会病从口入,容易引起腹痛、吐泻等急性肠胃炎症。适当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生姜能起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对抗击沙门氏菌效果明显。
伤风感冒
夏季人们为了躲避炎热,习惯吹风扇、开空调,甚至露宿户外,很容易引起外感风寒。如果能及时喝上1碗红糖姜汤,将有助于驱寒解热,或用姜汤(加点盐、醋)泡足亦可收到同样的疗效。但是对于风热感冒,人体本来已经感受了热邪,如果这个时候再服用生姜类的温药,那就如同火上浇油,适得其反。所以治疗感冒,必须要辨证论治,切不可一概采取“姜汤捂汗”的办法。
感冒时最关键的是“按体质和时间吃”。对于食疗养生相当有研究的台湾中西医师廖桂声认为,感冒食疗应该随着病程而转变,有些食物是适合平时调养的,但碰上发炎或已染上流行性感冒时,最好别吃。
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可以发汗,赶走体内蓄积的热气,尤其是水分较少的老姜,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更好,添加红糖则可补充热量。但姜汤只适用于外感风寒,得了热伤风的人,则不适合饮用。而且,姜会促进血液循环,若有发炎、出血情形,也不要吃。
有人认为,感冒期间要多吃水果。这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多吃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是否可以治疗或预防感冒,仍有争议。
而且果汁或水果多半冰冷,可能会造成支气管收缩,使咳嗽加剧,除了发烧以外,并不适合感冒期间食用。尤其水分多的水果如西瓜、梨等较寒凉,如果有咳嗽、流鼻涕、拉肚子、手脚冰冷等情形,吃了更容易让病情恶化。
发炎或染上流行性感冒:梨、西瓜、甘蔗、椰子汁、葱豉汤等。
一般出现咽喉肿痛、流鼻涕或痰液黄稠、发热高烧等炎症反应时,不宜吃补药,如人参、当归、黄芪及麻油等,以免火上加油,让病情更重。中医认为,性寒的水果如西瓜、梨等具有解热作用,可以用来“熄火”。
此外,中医古籍中记载的葱豉汤,除可缓解头痛鼻塞,对于发烧的人也有帮助。做法是取青葱葱白部分,加上豆豉煮汤。葱白具有发汗功效,其中的苹果酸、磷酸等会刺激血液循环,发汗的效果比姜汤更快;发酵的豆豉则可补充体内的蛋白质。
预防感冒
白萝卜、茶白萝卜具有消炎、杀菌及利尿功效,是很好的天然消炎药。日常生活中,将生萝卜汁加点蜂蜜,喝下去后可以缓解喉咙肿痛。美国哈佛大学在一项研究中还发现,两星期内每天喝5杯红茶或绿茶的人,身体的免疫能力会大大增强,比起未饮茶者,可以多赶走10倍以上的感冒和流感病毒。
消夏解暑
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脑)。夏季因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时,用姜汁1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过来。对一般暑热,表现头昏、心悸及胸闷恶心的病人,每天适当吃点生姜也大有裨益。
腰肩疼痛
盛夏酷暑难熬,有些人喜欢冲凉水澡或者露宿户外,肩膀和腰背便会遭受风寒湿等病邪的侵害,特别是老人容易引发肩周炎。遇到这种情况,可烧制一些热姜汤,先在热姜汤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热敷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92154.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