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饮食之道
饮食对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中医认为,从饮食中获得气,用气来益养精血,精血又抚养于气,气充足也就具有了神,而神气充满后,身体得到了保全。饮食失当,又是致病折寿的原因。人应该从细微处体会到饮食对身体的重要性。
少量多餐。反对暴饮暴食。我国历代养生学家都倡导“饮食有节”,应该做到饱中有饥,饥中有饱。吃得太饱,加重胃肠负担,对消化不利,特别在临睡前尤为不宜。能量过剩,除造成身体肥胖外,还可导致多种疾病。
注意五味平和。勿使过偏。《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古人调和食物,按五行归类,酸属春,苦属夏,辛属秋,咸属冬。所以,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用酸苦辛咸四味调和食品,五味不宜过重。
注意肉类卫生。少食肉。我国养生学家历来主张饮食宜清淡,忌味重肥厚。一是指五味的进食适可而止,口味不可过重。二是说,宜常食新鲜蔬果、杂粮等营养丰富而易吸收的食物。
饮食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调和饮食滋味,要合乎时序,注意时令,以饮食养生疗疾,要顺应自然规律和调顺四时。炎暑之季,切忌过食生冷与油腻厚味,宜食甘寒、利湿清暑少油之品,取其清热、解暑利湿、养阴益气。秋气凉燥,当少食辛燥,选用一些健脾补胃之品。冬季万物潜藏,天寒地冻,阴盛阳衰,进食补肾助阳之物,以迎来年。
饮食时精神要愉快勿抑郁勿动怒。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食前和食中保持这种情绪,对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是养身的第一要诀。吃饭的时候,如争吵动怒或内心郁闷,都会影响消化,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食后的卫生和保健。养生之道,饱食即卧及终日坐,都有损长寿。食后应缓行数百步,并以此为修身养性。“饭后缓行、食后忌卧、饭后摩腹”等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保健常识。
二、关节炎饮食疗法
大豆制品:豆腐和豆豉等大豆制品通常会被摆放在健康食品货架最显眼的位置上。它们富含大豆异黄酮、维生素E和钙,除了能保护心血管外,其强健骨骼的作用也可以跟牛奶相媲美。不少亚洲人都有乳糖不耐症,因此,豆浆就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牛奶的最佳替代品。
甜椒:一个绿色甜椒所含的维生素C是人体每日所需量的两倍,而红色和黄色甜椒所含的维生素C更多。此外,甜椒也是维生素B6和叶酸的极好来源,这些维生素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炎带来的疼痛。甜椒需要隔绝氧气、低温保存。可以把甜椒和其他水果放在搅拌机中一起搅拌做成果蔬汁,还可以和其他蔬菜搭配制成可口的沙拉。
香蕉:是含钾最丰富的水果,同时也是一种能治疗关节炎的食品。香蕉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6、叶酸和维生素C,而且还容易消化,是人们饮食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香蕉容易过度成熟,因此把未成熟的香蕉放进避光的袋子中保存,可以延长它的保存期。另外,香蕉贮藏温度不能过低,因此不适合放在冰箱里。成熟的香蕉可以做成饮料:取一根香蕉,一个猕猴桃,一些桨果,加入适量的牛奶和冰块,放入搅拌机里搅拌几分钟,一杯营养丰富并能治疗关节炎的饮料就做好了。
虾:虾是最受欢迎的水产类食品,也是维生素D的主要饮食来源之一。
90克虾能提供每日所需维生素D的30%,高于一杯牛奶的维生素D含量。另外,虾还含有欧咪伽―3脂肪酸、维生素C、铁和维生素B12等。
虾容易腐败变质,因此一定要吃新鲜的。如果一次吃不了,应该尽快把鲜虾冷冻在冰箱中,这样可以保存6个月。
三、鸡蛋的吃法及注意事项
蒸、煮蛋
鸡蛋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而均衡,其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几乎全都是人体所需要的,而蒸、煮鸡蛋则最好地保留了鸡蛋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一般蒸煮8到10分钟,鸡蛋中含有抗生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已经完全被破坏,而且细菌已经完全被杀死,这时的鸡蛋对于人体来说是吸收利用最完全和最安全的。
煎蛋
很多人喜欢煮面的时候顺便铺上个金灿灿的煎蛋,而现*由于受到西方饮食习惯的影响,把鸡蛋煎得像牛排一样五六成熟。这样半生半熟的煎鸡蛋处理不充分,细菌没有完全杀死,食用后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有患禽流感的隐患。此外,如果不掌握煎蛋技术,鸡蛋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生吃鸡蛋
鸡蛋中含有抗生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而未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没有被分解,因此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而且鸡蛋中会带菌,未熟的鸡蛋没有将细菌杀死,容易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甚至发生感染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因此,最好不要吃生鸡蛋(4A7.CN)。
茶叶蛋
茶叶蛋作为一种风味小吃,在车站、街头巷尾十分常见,受人青睐。但其实茶叶跟鸡蛋搭配是不健康的吃法。因为茶叶中含有鞣酸,在煮的过程中渗透到鸡蛋里,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所以,茶叶蛋要尽量少吃。
卤蛋
卤汁经过反复烧煮后,会产生致癌物,长期过量使用可能致癌,且长时间浸泡在卤汁的鸡蛋会滋生许多细菌。而超市里真空包装的卤蛋通常含有添加防腐剂,应少吃为妙。除此之外,含有过多酱油和盐的卤汁,使人体盐的摄入量增多,对高血压患者或小孩都是不利的。
四、少食对身体的好处
在这个“饱食”的时代里,各种疾病纷涌而至!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的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脂肪肝等慢性非传染病患病率在全球持续提升。这些疾病的产生和“流行”与饮食习惯有着必不可分的关系,如今人们已不再为了食物而忧虑,却慢慢成了食物的奴隶。暴饮暴食、贪吃、酗酒,口味过重,什么东西都想尝试食用,殊不知在满足食欲和好奇心的同时,这些不好的习惯已在我们心里和身体上埋下了“疾病的种子”。也由此可知,很多“病”是吃饱“撑”的。
其实,古人早就发现,适度减少食量,对身体的健康、长寿都非常有益。谚语说得好:“吃饭省一口,活到九十九。”俗话也说:“有钱难买老来瘦。”都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调查资料显示,体形肥胖的老年人要比身体偏瘦者寿命短3~5岁;90岁以上的老人中,80%都有少食的习惯。这些“经验”和数据都告诉了我们少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作者提出了饮食过饱对身体有伤害,提倡少食对健康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食可以无限制地节制,祖国古代医学大家孙思邈说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意思是说,人宜少食多餐,不宜一顿吃得很多,对于中老年人,更应如此。这是因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种器官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和老化,特别是消化系统器宫更为明显。
老年人的消化能力下降,吃得过饱,食物不能全部被消化,会有许多未消化的食物团在肠道中长时间滞留,经发酵后会产生较多的气体,使人感到腹胀和不适。吃得过饱,对胃肠道也是一个负担,老年人支撑胃的肝胃韧带等会因过饱受牵拉而松弛,易罹患胃下垂。
此外,中老年人多患有疾病,患病后,消化功能更差,而身体的营养需求却会增加,许多营养物质往往因为呕吐、腹泻、水分摄取太多或服用利尿剂而大量流失。为了解决这种两难局面,并持续补充营养,以少食多餐为最佳途径,这样既不会对已经衰退的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又能够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补充,对益寿延年是大有益处的。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94035.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