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聊生的典故

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  历史文化  »  民不聊生的典故
日期:2022-11-27 20:26热度:加载中...

民不聊生的典故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民不聊生是什么意思?民不聊生,原指百姓没有赖以生存的东西,生活极端困苦。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的故事: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连年征战,都想多占土地,增加实力。秦国将韩、魏两国军队打得大败,杀死二十四万人。被杀士兵的家属非常难过,痛不欲生。从此以后,秦军经常带领军队,攻打韩、魏,到处烧杀掠夺。

    后来,秦国攻打魏都大梁没有成功,就把气撒到楚国身上。秦将白起率领大军攻入楚国,将楚顷襄王赶跑,楚地百姓受尽了战争之苦。一年之后,白起大军再次进攻魏都大梁,又没有攻下。在这种情况下,秦昭王提出与韩、魏两国修好,三国起兵,共同讨伐楚国。

    楚王听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就派使臣黄歇到秦国求和。

    黄歇到了秦国后,就写了篇文章,向秦昭王说明:“现在秦国的心腹之患是韩、魏两国,而不是楚国。因为这两国的百姓被您所杀者数也数不过来,活着的也都无以为生,流离失所。韩、魏两国同秦国仇深似海,一定会找机会进行报复。您如果联合韩、魏攻打我们楚国,等于给他们提供发展机会,让他们强大起来。加上大王的军队肯定要借韩、魏两国之道,一旦他们的军队对秦军发动袭击,秦军的失败会很快到来。所以不如我们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攻打韩、魏。这样一来,秦国才能长治久安。”

    秦昭王觉得黄歇的话很对,便把白起召回,暂时停止对楚用兵,并与楚国结成了联盟。

    

    民不聊生成语信息:

    拼音:mín bùliáo shēng

    解释: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形容人民生活困难。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

    示例:夏衍《秋瑾传》:“在上荒淫无度,在下~。”

    造句:那个时候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

    近义词:民穷财尽

    反义词:丰衣足食


【相关文章】

民不聊生的典故

标签:
THE END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174693.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