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其治疗上也差别很大,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无论从治疗强度还是预后上都存在很大差别。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但具体治疗方案还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
1.放射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早期可以单纯放疗。放疗还可用于化疗后巩固治疗。
2.化学药物治疗淋巴瘤化疗多采用联合化疗方案,可以结合靶向药物和生物制剂。近年来,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得到了很大改进,许多类型淋巴瘤的长期生存率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3.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并伴有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如果能够耐受高剂量化疗,可考虑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受侵的患者还可考虑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手术治疗仅限于组织活检或并发症的处理。对于合并脾功能亢进且无禁忌证,存在脾切除指征者可行脾切除术,为以后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药物治疗
1)寒痰凝滞证主证:颈项耳下淋巴结肿大,不痛不痒,皮色不变,坚硬如石,不伴发热,面色苍自,神疲乏力,脉沉细,苔薄白。治法:温化寒凝,化痰解毒。方药:熟地20g,麻黄10g,白芥子10g,肉桂4g,炮姜5g,生甘草10g,鹿角胶10g。乏力,神疲加黄芪15g,淋巴结肿坚硬者加莪术10g、皂刺9g、天南星9g、夏枯草12g。分析:方中以熟地补肾养精血,鹿角温补肾阳,益精髓,壮筋骨为主要组成部分。姜炭温中,助阳散寒;肉桂入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以宣通气血,且使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温化寒痰,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全方使人体精血得到补充,阳气得到温煦,一切阴寒痰湿凝结之症,得到温补托里通滞之功而能消散。
2)气郁痰结证主证:胸闷不舒,两胁作胀,脘腹结瘤,颈腋及腹股沟等处作核累累,皮下硬结,消瘦乏力。脉沉弦或弦滑,舌质淡红,苔白,或舌有瘀点。治法:舒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夏枯草12g,僵蚕12g,香附9g,石决明9g,当归6g,白芍6g,青皮6g,柴胡6g,川芎6g,红花3g,姜黄3g,*6g,生甘草3g。肿核坚硬加海藻、贝母、黄药子、猫爪草。分析:香附、青皮、柴胡、姜黄舒肝解郁;夏枯草、石决明平肝软坚;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红花活血化瘀;僵蚕、*软坚散结;生甘草调和诸药。
3)肝肾阴虚证主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腰酸腿软,疲乏无力,纳少胃呆,面苍乏华,形体消瘦,多处淋巴结肿大。脉细数而弱,舌质红或淡红,薄白苔。治法:滋补肝肾,补养气血。方药:熟地12g,山茱萸12g,淮山药12g,茯苓15g,泽泻9g,丹皮9g,党参15g,白术15g,甘草3g,当归3 og,川芎9g,白芍12g。低热加白薇、青蒿、地骨皮、银柴胡、高热用寒水石、紫雪散、牛黄清心散等;盗汗加煅龙骨、牡蛎、浮小麦、山茱萸、五倍子、六味地黄丸等;皮痒加秦艽、白藓皮、地肤子、苦参、丹参、赤芍、乌梢蛇、干蟾、全蝎;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煎丸或大黄瘙虫丸;贫血加何首乌、生黄芪、阿皎、鹿角胶、紫河车、枸杞子、大枣等。分析:方中用熟地滋阴补肾,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涩精气;山药健脾止遗。另以三泻配合以上三补。泽泻清泄肾火,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又制山茱萸之温;茯苓淡渗利湿,助山药益脾。血亦属阴,补血即所以补阴。川芎、白芍、当归补血。气为血帅,补气有益于补血。党参、自术益气。诸药配合,共奏益气补血,补益肝肾之功。
4)血热瘀毒型。主证:发烧不解,时有盗汗,肿物不断增大,有时皮肤瘙痒,出现硬结或红斑,口干舌燥,烦躁不安,大便干或燥结,舌质红或暗紫,苔黄腻或光绛无苔,脉细而数或细弦。治法: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药:水牛角30g,生地黄15g,赤芍12g,丹皮9g,金银花15g,野菊花12g,紫地丁15g,蒲公英15g,紫背天葵9g。肿物增大加夏枯草、玄参、浙贝母;发热高者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蚤休;胁痛腹痛加郁金、薏苡仁、枳壳。分析:热毒之邪深入血分,应凉解毒散瘀。水牛角凉血解毒,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清热为主,配以芍药、丹皮凉血散瘀,能直清营血之热。金银花、野菊花、紫地丁、蒲公英、紫背天葵五味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两方配合,能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单验方
1)三棱、莪术、山慈姑、生黄芪、潞党参备15g,炒白术、玄参、夏枯草、当归各12g,广陈皮10g,生牡蛎30g,象贝母、生半夏、胆南星各10g,炙甘草6g。主治:泻火泄热,化痰软坚,治恶性淋巴瘤。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2)丹参24g,血竭花9g,川芎9g,莪术15g,地鳖虫9g,蜈蚣9g,蜣螂虫9g,赤芍12g,鳖甲15g,白花蛇舌草30g,乌骨藤55g。主治;活血破瘀,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用法:每日一剂,煎汤,分二次服。
3)黄芪、太子参、白术、云苓、大枣、党参、当归、生地、麦冬、枸杞、阿胶、川断、牛膝、补骨脂、石韦、半夏、龙胆草、柴胡、白芍、郁金、香附。主治:舒肝解郁,温化阴凝,软坚化痰,补益气血。治恶性淋巴瘤。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4)天葵子12g,生牡蛎12g,玄参12g,黄柏9g,广皮6g,条芩9g,土茯苓9g,银花6g,生地12g,蒲公英6g,甘草5g。主治: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5)太子参15g,玄参15g,黄芪30g,麦冬12g,生牡蛎20g(先煎),法半夏10g,昆布12g,茯苓15g,僵蚕10g,浙贝母10g,天葵子15g,夏枯草15g,黄药子10g,山慈姑12g,天花粉12g,莪术15g,丹参30 ,胃窦部恶性淋巴瘤g,甘草6g。主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解毒消瘀,治恶性淋巴瘤。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6)夏枯草、牡蛎各15g,天花粉、生地各12g,川贝、玄参、麦冬各9g,天龙2g(焙干研末冲服)。主治:养阴救液,软坚散结。治恶性淋巴瘤。
7)五味消毒玄参汤。金银花30g,蒲公英20g,天葵子15g,野菊花15g,紫花地丁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20g,蚤休15g,夏枯草15g,玄参15g,浙贝母10g,赤芍15g,丹皮10g,郁金10g,薏苡仁15g,枳壳10g。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理气活血。治恶性淋巴瘤。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外治法
1)独角莲。主治:淋巴肿大。功能:解毒化痰。药物:独角莲适量。取上药去粗皮捣成泥状敷于肿瘤部位,或用干品磨成细粉用温开水(忌开水)调成糊状,取贴肿瘤处。分析:独角莲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全草,民间捣烂外敷治疗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有解毒化痰止痛之功,故用来治疗淋巴肿大。
2)蓖麻子松香散。主治: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转移。功能:消肿拔毒。药物:蓖麻子49粒、松香30g。上药捣细,摊贴患处。分析:蓖麻子消肿拔毒,松香排脓拔毒止痛,捣和摊贴,可治疗肿毒、瘰疬。
药膳疗法
1)萝卜丝拌海蜇:萝卜与海蜇皮各适量切丝,做菜肴常服。
2)芋头:食法不拘。可将其加水煮熟后,去皮。蘸糖食;亦可将其刮去皮,切开,置锅内油炒至熟,再加入少许精盐,味精,适量的大蒜叶,做菜吃;亦可将去皮后的芋头切成片或条后,烧豆腐汤;还可将芋头去皮后切开与鸡或猪肉等红烧。
3)薛荔果:用薜荔果干果焙燥研末,每次用温开水送服9g,每日2次。也可用猪脚爪1只与薛荔果2个同煨煮食并喝汤。
4)海带:以海带炒食、烧菜、煮汤,服食。
5)魔芋:魔芋9~15g,水煎2小时。滤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
1.局部表现
(1)淋巴结肿大 是淋巴瘤最常见、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淋巴瘤淋巴结肿大的特点多为无痛性、表面光滑、活动,扪之质韧、饱满、均匀,早期活动,孤立或散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晚期则互相融合,与皮肤粘连,不活动,或形成溃疡。HL大多首先侵犯表浅淋巴结,以颈部、锁骨上、腋下淋巴结多见,而髂血管周围、腹股沟、股三角区、滑车淋巴结少见,也可侵及纵膈、腹膜后、肠系膜等部位的深部淋巴结。HL的淋巴结受累多为连续性,依次侵及邻近部位淋巴结。NHL首先表现为浅表淋巴结受侵者也超过一半,受侵的淋巴结部位为跳跃性的,无一定规律,结外淋巴组织或器官受侵者也较多见。
(2)韦氏环(Waldeyer’sring)病变 韦氏环也称咽淋巴环,是位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开口部位的一个环状淋巴组织,包括鼻咽、舌根、双侧扁桃体和软腭等。该结构中黏膜和黏膜下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可以起到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免疫防御功能。原发于头颈部的结外淋巴瘤中,约有一半以上发生于韦氏环。原发于韦氏环的NHL中,发生于扁桃体的占40%~79%,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次是鼻咽部,较少见于舌根和软腭。
(3)鼻腔病变 原发鼻腔的淋巴瘤绝大多数为NHL,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4)胸部病变 纵隔淋巴结是ML的好发部位,多见于HL和NHL中的原发纵隔(胸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及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肿大淋巴结最常位于中纵隔和前纵隔,多为双侧纵膈受累。多数患者在初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可以压迫附近的气管、食管、静脉等,造成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如果病变进展迅速则可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头颈部肿胀、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颈胸部浅表静脉怒张等,尤以NHL多见。胸膜受侵时表现为胸膜肿块或结节,可出现胸腔积液,积液为炎性或血性,其中可发现幼稚淋巴细胞和淋巴瘤细胞。胸部X线片上有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阴影,病变进展可压迫支气管导致肺不张,肿瘤中央坏死可以形成空洞。此外,部分肺部病变表现为弥漫间质性改变,此时临床症状明显,常有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继发感染可有发热。
(5)心肌和心包病变 ML可侵犯心肌和心包。侵犯心包时可表现为心包积液,侵犯心肌时表现为心肌病变,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等。
(6)腹部和盆腔病变 腹部和盆腔的淋巴结也是淋巴瘤常见的侵犯部位,包括腹膜后、肠系膜、髂窝等部位淋巴结。单纯的淋巴结肿大一般很少有局部症状,临床上不易早期发现。临床上常见脾和肝肿大,脾脏是HL最常见的膈下受侵部位,60%伴有脾肿大的HL患者经脾切除病理证实为脾受侵。有脾侵犯者可能有肝侵犯,而单独肝侵犯者很少见。肝侵犯发生率为3%~24%,多继发于脾侵犯。胃肠道是NHL最常见的结外受侵部位,约占全部结外淋巴瘤的50%,胃淋巴瘤早期多无症状,此后可出现消化不良,饱胀不适,上腹包块。小肠淋巴瘤可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容易出现肠梗阻、肠穿孔、出血等急症。
(7)皮肤病变 M L可原发或继发皮肤侵犯,多见于NHL。ML患者可有一系列非特异性皮肤表现,皮肤损害呈多形性,红斑、水疱、糜烂等。晚期ML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皮肤感染常经久破溃、渗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肤增厚、脱屑。
(8)骨髓病变 ML骨髓侵犯表现为骨髓受侵或合并白血病,多属疾病晚期表现之一,绝大多数为NHL。
(9)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大多数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在诊断时为单发病灶(约70%)及幕上病变,至疾病晚期多表现为广泛的多病灶的播散。典型病灶位于脑室深部结构内,易累及胼胝体、基底结和丘脑等。原发于脊髓和脑脊髓罕见,但波及至此者多见。常见的临床症状与其他颅内肿瘤一样,由于肿瘤浸润或压迫引起颅压增高症状、颅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等均较常见。
(10)其他 ML还可以原发或继发于脑、硬脊膜外、睾丸、卵巢、阴道、宫颈、乳腺、甲状腺、肾上腺、眼眶球后组织、喉、骨骼及肌肉软组织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应注意鉴别。
2.全身表现
(1)全身症状 ML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瘙痒、盗汗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2)免疫、血液系统表现 ML诊断时10%~20%可伴有贫血,部分患者可出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增多,血沉增快,个别患者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此外,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与肿瘤负荷相关。部分患者,尤其晚期患者表现为免疫功能异常,在B细胞NHL中,部分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多少不等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
恶性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的总称,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淋巴瘤患者在发现淋巴结肿大前或同时可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全身症状。
根据病理、临床特点以及预后转归等将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两类。HL的病理学形态特征为多种非肿瘤性炎症细胞增生的背景中见到诊断性的里-斯细胞。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HL按照病理类型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经典型,后者包括: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NHL是一组具有较强异质性的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的总称,其发病率远高于HL。NHL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淋巴结结构消失,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淋巴窦及淋巴滤泡或淋巴结包膜受侵,整个淋巴结呈弥漫性,为不同分化程度的淋巴细胞代替。根据NHL的自然病程,可以分为三大临床类型,即高度侵袭性、侵袭性和惰性淋巴瘤。根据淋巴细胞起源的不同,又可分为B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组织的实体瘤。根据其病理特性可分为何杰金氏病(HD)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两种。其临床特征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组织增生,尤以浅表淋巴结为显著,常伴有脾肿大,晚期有贫血、发热和恶病质等表现。中国恶性淋巴瘤虽相对少见,但近年来新发病例逐年上升,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ll-13位。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患者居多,男多于女,城市高于农村。本病不经治疗的自然生存期为6一18个月,也有达数年之久的病例。若治疗得法,I、2及3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80%,何杰金氏病比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好。
50%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病毒、细菌感染、免疫缺损、某些自身免疫疾患、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 物理病因(辐射)。淋巴瘤的发病率不仅与吸收辐射的剂量有关,还与受辐射时的年龄有关,25岁以下受辐射的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率比其他人群高。医用辐射对人类肿瘤的发病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剂量辐射对人类淋巴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2) 化学病因。化学致癌物的种类中的烷化剂、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与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化学药物引起恶性淋巴瘤的发生也不很少见,如环磷酰胺、甲基苄肼、左旋苯丙氨酸氮芥引起恶性淋巴瘤均有报道。在农业生产中,随着农药及化肥的应用,在农村人口中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地增加。
(3) 免疫因素。恶性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免疫缺陷是恶性淋巴瘤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免疫监视功能,对体内发生突变或癌变的细胞能起到清除的作用。免疫缺陷病人容易发生机会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
(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恶性淋巴瘤的病因相关有许多方面的报道,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恶性淋巴瘤。
(5) 病毒病因。病毒是肿瘤病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目前研究的状况来看,与恶性淋巴瘤关系比较密切的病毒有EB病毒、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
中医研究
综合历代医家的论述,本病的病因病机有邪毒、痰凝、郁火等。可由于外感寒热邪毒,结滞子体内,热与燥结,寒与痰凝,久而形成本病。或因忧思悲怒,肝郁气结,生痰化火及气滞血瘀,积而成结。或因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蕴湿生痰,痰凝成积。本病日久,可致气衰形损,脏腑内虚,肝肾亏损,气血两亏。
1.血常规及血涂片
血常规一般正常,可合并慢性贫血。HL可出现血小板增多、白细胞计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NHL侵犯骨髓者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数减少,外周血可出现淋巴瘤细胞。2.骨髓涂片及活检HL罕见骨髓受累。NHL侵犯骨髓者,骨髓涂片可见淋巴瘤细胞,细胞体积较大,染色质丰富,呈灰蓝色,形态明显异常,可见“拖尾现象”。淋巴瘤细胞≥20%为淋巴瘤白血病;骨髓活检可见淋巴瘤细胞聚集浸润。部分患者骨髓涂片可见噬血细胞增多及噬血现象,多见于T细胞淋巴瘤。
3.血生化
乳酸脱氢酶增高与肿瘤负荷有关,为预后不良的指标。HL可伴有血沉增快,碱性磷酸酶增高。
4.脑脊液检查
Ⅲ/Ⅳ期侵袭性NHL患者,或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需行脑脊液检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者脑脊液检查表现为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量增加,细胞数量增多,单核为主,病理检查或流式细胞术检查可发现淋巴瘤细胞。
5.组织病理检查
HL的基本病理形态学改变为在以多种非肿瘤性炎症细胞的混合增生背景中见到诊断性R-S细胞及其变异型细胞。经典型HL的免疫组化特征为:CD15+,CD30+,CD25+。结节淋巴细胞为主型HL的免疫组化特征为:CD19+,CD20+,EMA+,CD15-,CD30-。NHL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为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皮质和髓质分界不清,淋巴窦及淋巴滤泡或淋巴结包膜受侵,整个淋巴结呈弥漫性,为不同分化程度的淋巴细胞代替。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有各自独特的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
6 .T细胞受体或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
人类外周B和T细胞的特点是存在抗原受体基因,它们能编码组成Ig和TCR的多肽亚单位的氨基酸序列。这些抗原受体基因的重排是ML最主要的分子诊断标志。克隆性基因重排对于鉴别良、恶性淋巴细胞增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ML临床表现多样,可以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也可以表现为其他系统受累或全身症状。目前对淋巴瘤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教育群众提高防癌意识是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怀疑淋巴瘤时,应行淋巴结活检或受累组织/器官的穿刺或切取活检,以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理诊断。有条件者还应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目的是尽量明确病理类型。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73529.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