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异黄酮的概括
1.性状
浅黄色粉末,气味微苦,略有涩味。
2.来源
大豆异黄酮广泛存在于豆类、谷类、水果、蔬菜等300多种植物中,日常饮食中除大豆及其制品外。小麦、黑米、扁豆、洋葱、苹果、石榴、银杏、葵花子和橙汁等食物中含量相对较多。
3.成分
大豆甙(Daidzin),大豆甙元(Daidzein),染料木甙(Genistin),染料木素(Genistein),黄豆黄素(Glycitin),黄豆黄素甙元(Glycitein)
4.作用
延缓女性衰老、改善更年期症状、骨质疏松、血脂升高、乳腺癌、前列腺癌、心脏病、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对于高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抗激素活性,可防治乳腺、子宫内膜、结肠、前列腺、肺、皮肤等癌细胞的生长和白血病,及其它心血管疾病。大豆提取物作为营养补充食品使用,此外,大豆异黄酮显著的降低了乳腺癌的发病率,产生这种结果被认为是与它的产物植物雌激素有关。研究还指出在平时多食用富含大豆异黄酮的食物有助于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那些多吃低脂肪,富含大豆蛋白食品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概率会更低。
二、大豆异黄酮的药理作用
1.抗氧化作用
金雀异黄素(genistein)含5.7.4三个酚羟基,大豆甙元含7.4二个酚羟基。酚羟基作为供氧体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生成相应的离子或分子,熄灭自由基,终止了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大豆异黄酮对整体动物也有比较明确的抗氧化作用,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阿霉素引起的小鼠过氧化水平提高和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雌激素样作用
异黄酮是典型的植物雌激素,大豆异黄酮既能代替雌激素与ER结合发挥雌激素样作用,又能干扰雌激素与ER结合,表现为抗雌激素样作用。大豆异黄酮显示雌激素活性或抗雌激素活性主要取决于受试对象本身的激素代谢状态。对高雌激素水平者,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及年轻妇女,显示抗雌激素活性;对雌激素水平较低者,如幼小动物、去卵巢动物、绝经妇女,显示雌激素活性。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妇女许多和激素撤退相关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3.预防老年性痴呆
补充大豆异黄酮,可以降低血液浓度和防止特定类型的蛋白质在大脑中沉积,达到预防老年性痴呆
4.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豆异黄酮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预防乳腺癌
大豆异黄酮能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降低雌激素的活性,减少女性因雌激素水平高而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6.提高性生活质量
大豆异黄酮的类雌激素作用,可滋润女性重要的性器官---阴道,增加性腺分泌,增厚阴道上皮,使女性阴道肌肉弹性增强,从而提高性生活质量。
各种大豆制品中异黄酮含量和种类分布不同,不仅与大豆品种和栽培环境有关,还与大豆制品的加工工艺密切相关。水处理、热处理、凝固、发酵等加工环节和方法显著地影响了大豆制品中异黄酮的含量和种类分布,特别是大豆浓缩蛋白和大豆分离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其中异黄酮含量影响极大。
三、大豆异黄酮的适用人群有哪些
1、适宜中老年女性
根据对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认识,35岁左右的女性就开始需要服用异黄酮。40岁以前服用小剂量,41-50岁应该用足够剂量,50岁以后需要大剂量服用;有更年期症状者剂量必须加大,根据个人感受和身体反应来调整剂量大小。(注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要服用异黄酮。)
组别年龄(岁)日推荐量服用周期
无更年期症状35-4030mg每年2-3个月
无更年期症状40-5045mg每年2-3个月
无更年期症状50以上60mg每年2-3个月
有更年期症状35-4060mg服用至更年期症状消失后,再服用2-3个月,每年补充2-3个月
有更年期症状40-5060mg服用至更年期症状消失后,再服用2-3个月,每年补充2-3个月
有更年期症状50以上60mg服用至更年期症状消失后,再服用2-3个月,每年补充2-3个月
2、适宜患病人群
心血管病人群;
老年性痴呆者;
前列腺肥大者;
骨质疏松症;
女性更年期障碍者。
3、适宜亚健康人群
改善肝功能与预防糖尿病的人群;
便秘者;
美容养颜、抗皮肤衰老者。
四、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有哪些
(1)原料制备将脱脂豆粕进行粉碎。如果采用大豆为原料,需要先进行脱脂,使豆粕残油率<1%,干燥后粉碎备用。
(2)提取采用乙醇为浸提液,先在豆粕粉中加入含0.1~1.0摩尔/升(mol/l)的盐酸,再在95%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回流提取,过滤收集滤液。
(3)回收提取溶剂将滤液进行减压蒸发,回收乙醇,得到大豆异黄酮的粗水溶液。
(4)纯化将粗水溶液中加入0.1摩尔/升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中性。这时,中性溶液中将出现沉淀,然后过滤,得到的沉淀物即为含大豆异黄酮的产物。
(5)精制将上述产物溶解于饱和的正丁醇溶液中,加于氯化铝吸附柱上进行吸附,然后用饱和的正丁醇溶液淋洗,洗出大豆异黄酮的不同组分。
(6)每100克大豆样品中含有异黄酮128毫克,可分离约102毫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可以采用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进行浸提。不同的溶剂其提取工艺也不同。现以乙醇为例,介绍其浸提工艺。
【相关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qubk.cn/view/94408.html
声明: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